立案大厅排着长长的队,当事人可能还没排到号就到了下班时间。法院一年近8万案件,立案窗口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传统的立案模式让法官办案效率同样难以提升。记者昨日从市第一法院了解到,该院通过信息化打造智慧法院,当事人如今“足不出户”可网上立案,法院还在网上立案、分案、排期、文书生成等各环节实现信息化自动生成和各流程节点司法公开,为司法提速、为法官减负。
现场立案:流程信息化,10分钟内可立好案
6月6日,在大涌镇务工的陈先生来到中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欲通过法律途径讨薪。立案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诉状到底怎么写?如果有人专门指导一下就好了……困扰陈先生的这些难题,一进入诉讼服务中心后就迎刃而解。
诉讼引导服务工作人员首先为陈先生提供了咨询答疑和诉讼引导服务。填好材料,陈先生来到窗口提交立案材料,法官助理收集并整理好材料后转交给窗口的资料录入员,陈先生的情况和诉求马上就录入了信息化系统。
紧接着,立案法官在系统后台审核,根据法律规定审查陈先生所诉的事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对证据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当场予以登记立案,系统在3秒内自动生成案件受理通知书、缴费通知书和权利义务告知书等6份加盖电子印章的法律文书,陈先生领取文书后,就完成了全部立案流程,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目前在诉讼服务中心,有包括3名法官、18名书记员和16名社会化辅助服务人员的团队。新的立案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融合,同时在立案流程上实施标准化、流程化办理。”市第一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吴园园介绍说。
网上立案:7000余名当事人足不出户立案
吴园园介绍,去年10月,该院研发的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自助立案平台等上线,该院的立案模式目前有三个途径,除了在现场窗口立案外,还可以在现场自助立案服务区立案以及网上立案。通过网上立案的案件,只需经过由法官助理在信息系统受理网上立案信息、由法官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两个环节。
去年10月至今,中山第一人民法院开放了835个民事案件案由的网上立案,通过律师服务平台、网上诉讼服务平台进行立案的有7780件,现场自助立案5076件,自助现场办理立案772件。
从效率上看,新的立案模式效率提高43.3%;网上立案周期减少50%;24小时内完成网上立案到审核完成。从分流效果上看,为窗口分流了57.1%的立案量,大幅提升了现场立案的效率;从网上立案的比例上看,信用卡类案件最多,占比27.5%。
数据解读
智慧法院为法官减负助力司法提速
自2016年11月启动智慧法院三年规划至今,中山第一人民法院先后进驻9个专业研发工程师,深入15个审判、执行单元、司法行政部门了解实际需求,与31个法官面对面探讨信息化与审判的契合问题共计1783个。
目前,在市第一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设三年规划中,除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法庭资源管理系统、送达管理系统等13个项目外,还包括正在建设的法院事务管理系统9个项目、法院app移动端4个项目、24小时自助法院3个项目。
如今,文书辅助生成系统已适用于民间借贷、金融、信用卡十几类案由的立案和审理各环节,线上线下的送达管理系统减轻了法院大量送达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法官通过移动智能app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办案,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智慧法院样本。
数据显示,智慧法院在案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起到了为司法提速、为法官减负的效果。2016年1至5月,该院总受案32953件,2017年1至5月总受案43451件,2018年1至5月总受案48677件,受案数量持续大幅增长。与此同时,该院2016年前5月结案16605件,2017年前5月结案20722件,2018年前5月结案22686件。
市贸促会贯彻新旧动能转换精神谱写新春伊始新篇章
前三季度全市县域GDP同比增长8.6%
临泉县筑牢“三道屏障”切实做好2018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加强督查 推动全区污水管网建设
景山街道残疾人职康站学员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七成民事纠纷当事人选择网上立案
新区及自贸区外国人就业、居留“三证联办”
广西人要小心了!“XX锦鲤”刷爆朋友圈,调查:这可能是骗局
县人武部班子调整命令大会召开
许继伟:严格落实责任 加快建设进度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文明确环保税征收有关问题
垦利区永安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经济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组到汤原县检查防汛抗旱工作
货车侧翻公交司机联手乘客爬车 不顾油污喷溅救出被困者
相山区完成2017年度农村低保发放工作
上周通报汇总:4人接受审查调查,5人被“双开”,6起违纪违法典型问题……
跟着兵哥学“叠豆腐块” 星城“童子军”欢乐体验军营生活
上思县11个贫困村有了“儿童家园”
自主创新 北斗系统步入全球组网稳步推进
绵阳492个老旧小区“忧居”变“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