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北师大”百年史话

资中师范,因位于县城北门外状元街原栖云书院,故俗称其为“北师大”。创办于清代光绪年间,初名“资州初级师范学堂”,民国时期更名为“四川省立资中师范学校”,曾被誉为“川南地区教师的摇篮”。2002年,转制为普通高中,改名为“四川省资中第三中学”,结束了她近百年的师范教育历史。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省立资中师范,学校多次易名,校址几经迁徙、改建。光绪年间,资中师范即原“资州初级师范学堂”,位于资州(今资中)城下大东街“行台”(朝廷大臣出巡驻所,今县公安局附近)。
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卷四“学校志”、《资中县教育志》(大事记)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资州直隶州州牧宋联奎将州署按惯例应得的白银1000两捐出,把位于州城下大东街的考棚西文场(即考场)改建成“资州初级师范学堂”,学制为五年,学监周善堂,培养初等小学堂教员。1909年,资州初级师范学堂有学生35名。宣统三年(1911),爆发辛亥革命,学校停办。
民国四年(1915),由资属五县资中、资阳、内江、井研、仁寿又在原“资州初级师范学堂”旧址开办“资州联立师范学校”,学制为四年,培养五县乡村小学教员,促进了五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设师范附小,经费由资中、资阳、内江、仁寿、井研五县照议定数目按月送交。1926年有学生90名,教职员16名,均由各县教育局选派。1930年分文、理两科,学生98人。1931年~1934年招后期师范2个班。1934年底因经费紧张停办,未毕业的学生并入泸州川南联立师范学校。1935年县立女子中学招收简易师范科两班,以弥补教师的不足。
资中师范仅停办一年,1936年资中专区及时又恢复了办学,取名“四川省第二联立简易师范学校”,学校扩迁至县城荷花池川主庙、惠民宫(今资中二中教师宿舍区),招收学生限资中专区的所属八县(资中、资阳、内江、井研、仁寿、威远、简阳、荣县)。1937年更名为“四川省第二区联立师范学校”(简称资中“联师”),当年,联师附小位于大东街湘园对面。1938年,“联师”发生学潮,反对学校当局贪污学生生活费,克扣学生伙食的行为。
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资中“省立联师”于1939年迁往球溪镇风景秀丽的石景山腰三泉寺办学(今球溪镇初级中学),联师附小位于该镇半边街西端的禹王宫。1940年,学校易名为“四川省立资中师范学校”。1947年秋,学校当局贪污学生生活费,校长被学生群起轰走。1950年2月,改名“川南资中师范学校”。

坚持高起点定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 曹路宝到亭湖区调研
市纪委监委召开会议 专题学习新《条例》
咸阳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督查问题整治落实情况表(4)
市老促会召开五届一次会员大会
资中“北师大”百年史话
慈利县蔬菜产业形成 “二园三区四片”的产业布局
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检查组到东升镇开展汛前检查
全市556万亩小麦陆续收割 已收获131万多亩
李楼派出所抓获一名吸毒人员
睢县:销毁假劣食品药品 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2018年灌云教育系统职评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聊城“四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启动
变革、质量、效率、首创!全国200多位企业家在常参加主题大会
内江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省政协调研我市学校法治教育工作
华州区街道办贫困群众喜领入股分红
错时施工 水库群联网联调夏夜抢速
上海有机所在发展三氟甲基化试剂研究中取得进展
这些穴位对心脏好,越按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