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鸠江区智能化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共发展注册用户27059户,其中政府保障用户为1015户,享受服务劵人数为484户,为用户解决各类紧急求救、生活求助等有效呼叫30820人次。
一是实现了城乡“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建立了家庭服务业综合数据库,包涵家政、购物、餐饮、医疗、维修、旅游等服务内容。鸠江区1015户服务对象都可以通过援通“电子保姆”呼叫器,获取家政服务、陪医看病、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订单式”服务,还可得到紧急求救、温馨问候、志愿服务等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定制式”服务。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偏僻地区老人的保障能力,成立了24小时应急分队和应急车,做好120、110、119上门前的急救和准备工作、节假日期间的生活应急服务等。
对子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芜湖援通公司每月都会打电话亲情问候,每逢老人的生日,都会第一时间送去生日祝福。根据老人的性格、心理和健康变化,做好个性化、人性化的针对性慰问。对解决不了的心理和思想问题,逐级上报到老人所在社区和街道。
二是打通了社会放心、老人安心的“生命通道”
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了老人遇有求救求助时,不用找人、找物、找号码,报名、报姓、报地址,只需按一下安装在老人家中“电子保姆”呼叫器上的“红、绿”按键,智能化管理平台立即显示老人信息和身体健康情况,解决了急救电话占线、地址说不清、位置难寻找、病重难沟通等生命危急时易出情的意外情况,紧急情况短信自动发送老人子女,为老人和老人家庭打通了一条安全放心的“生命通道”。
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寒冷,芜湖援通家政服务队按时上门给老人提供家政服务、送米油等,使老人感到温暖与亲切。
三是“微信扫一扫”爱心手环即可将迷途的老人送回家
针对近年多次发生“空巢”老人丢失事件,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研发了防丢失“爱心手环”。此手环由无毒无味的环保硅胶材料专业制造,不需要电源,可24小时随身携带,具有柔软、耐磨损、无毒无味、无副作用、易佩带等特点。如老人走失,路上看见老人手上带着手环“微信扫一扫”立即显示手环佩戴者家人联系电话和24小时求助电话。同时,在家人手机和平台上同步显示扫码人具体位置,即可将迷途的老人送回家。
四是实现电子服务券全区全覆盖全保障
2016年3月,鸠江区正式启动居家养老电子服务券服务模式,所有服务实时记录、实时扣费、实时回访,每月根据实际服务内容和金额自动形成结算报表,完全实现“无纸化”、“透明化”操作。电子服务券实现了每分钟2000户老人的发放效率,没有出现任何金额差错和服务投诉,发放速度和准确率比传统的纸质券提高了近50倍,大大减少了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等部门的工作量,2017年1-12月份芜湖援通服务人员为鸠江区老人提供服务9883次,用户满意和好评率90%以上。客服人员实时记录,服务完毕后,按“电子保姆”呼叫器,报告服务情况,老人确认并对服务满意率进行评价。通过近1年多的服务和对老人的跟踪回访,老人对电子服务券的实施和服务内容非常满意。
同时,鸠江区民政局对政府保障对象集中在敬老院供养的,统筹服务券使用,开展陪护工作。
五是推行老年人能力评估机制
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是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重要举措,鸠江区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探索老年人能力评估科学机制,研究制定了科学完善的配套方案和措施,逐步向全区所有老年人实施评估服务。中心将对评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形成完整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档案和报告。针对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提出针对性强的康复、理疗、心理辅导、上门探望等照料方案。
他拉皋镇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桐庐:文明行车可领奖励
我市下硬茬整治路域环境
渔业增殖放流210多万尾鱼苗入北江
区供暖处全力做好节日期间供热保障
2017年鸠江区智能化养老工作彰显成效
我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区侨联赴港拜访花都籍香港侨社团
沈阳经济区旅游产品惊艳福建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临沂食品行业四项团体标准发布
慈溪消防大队一款神奇烫伤药 免费赠药19年让3万多人受益
追逐蓝天永不停歇——我市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大气污染难题
晋州入选河北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宁乡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开展印刷行业专项安全督查
保定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简要事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环保督察“回头看”
市工商局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率先在全国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认证招投标身份
广西来宾:桂中治旱建设忙 群众热盼早通水
界首市新增省级新产品11个 数量居阜阳各县市区首位
8旬老人走亲戚迷路 住院票据助民警找到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