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为彰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2017年4月,联合国第74次全体会议决定,每年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
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结构简单,企业组织灵活且经营者创新意识强,在推动产品创新、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微企业涉及上百个行业和领域,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8%以上,提供城镇就业机会超80%,完成专利发明70%以上,创造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为国家贡献税收50%以上,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为彰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2017年4月,联合国第74次全体会议决定,每年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
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结构简单,企业组织灵活且经营者创新意识强,在推动产品创新、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微企业涉及上百个行业和领域,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8%以上,提供城镇就业机会超80%,完成专利发明70%以上,创造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为国家贡献税收50%以上,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小微企业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重要力量
中小微企业是南京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实现转型创新、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呈现出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1.中小企业贡献日益显现。2017年,我市2569家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281亿元,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625亿元,全市注册私营企业累计达到55万户,注册资本1.9万亿元、增长45.4%。2018年1-5月份,全市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3674.9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79.4%;累计交纳税收171.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交纳税收总额的52.8%;累计支付职工薪酬134.7亿元,同比增长8.2%,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7.6万人,占规上工业企业从业总人数的61.7%。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了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市自2014年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每年入库培育企业超过100家。目前全市“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共有708家,其中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3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为全市中小企业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3.小微“双创”基地规模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化、运营管理专业化、集聚企业特色化、服务模式系统化的良性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小微“双创”基地9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2家,全市小微“双创”基地建筑面积达到580万平方米,入驻小微企业超过7000家,吸纳就业12万人以上。
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完善。2017年全市新增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7家,目前共有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0家,其中,省星级公共服务平台37家,省公共服务技术平台6家。2017年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类活动2200余场,服务中小微企业35000多家,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近年来,我市通过以区域工业主导产业为支撑,以主导产业中大企业为龙头,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2017年全市新增4家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累计达到12家。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25家,其中省级13家,走出了一条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7个计划重点扶持南京市中小微企业
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到2020年,全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重点计划:一是实施单项冠军创建计划。到2020年力争培育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8家,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实施“专精特新”产品培育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专精特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产品50个。三是实施项目库建设计划。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到2020年入库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为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项目支撑。
2.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计划。到2020年,全市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30个,重点计划:一是实施工业集中区整合优化计划。对现有市级工业园区和配套协作区进行整合优化,到2020年全市形成3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二是实施先进制造业镇街提档升级计划。整合优化提升15个先进制造业镇街工业集中区,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到2020年培育300亿元以上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5个。三是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生态环保、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发展载体,到2020年培育15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
3.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培育计划。到2020年,全市小微双创示范基地数新增40%,重点计划:一是实施市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认定计划。按照《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公开评审认定一批市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到2020年市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新增40%以上,总数达到120家。二是实施国家和省双创示范基地创建计划。加大国家级和省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和申报力度,到2020年,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达到3家,省级超过50家。三是实施小微双创示范基地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双创载体拓展计划、服务模式创新计划、重点基地扶持计划,全面提升全市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水平。
4.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培育计划。到2020年,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新增30%,重点计划:一是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市、区、街(镇)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3+1”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到2020年,服务中小微企业数增加50%,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服务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实施服务平台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和省级服务平台创建工作,到2020年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新增30%以上,总数达到150家,其中,省级50家,市级100家。三是实施重点项目强化工程。按照“一张网”、“一站式”和“一号通”的“三个一”服务模式,强化市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网建设,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专业、精准的服务。
5.中小企业人才培育计划。到2020年,累计培训企业家人数达到20000人次。重点计划:一是实施转型升级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领军人物进行授课,帮助企业家开拓全球视野、探求升级路径、把握发展机遇,到2020年,每年培训企业家1500人次左右。二是实施管理创新人才培训计划。每年举办精益生产、人力资本、品牌营销等管理培训,到2020年,每年培训企业家1500人次左右。三是实施产业发展人才培训计划。每年组织企业家赴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举办产业发展知识培训,到2020年,每年培训企业家300人次左右。四是实施未来企业家培训计划。根据小微企业创业需求,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创业辅导培训,到2020年,每年培训小微企业负责人1000人次左右。
6.“互联网+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率提高20%,培育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0家。重点计划:一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券计划。着眼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持续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券服务活动,每年为1000家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化优惠服务,到2020年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率提高20%。二是实施数字企业培育计划。按照星级数字企业创建标准,每年组织认定一批省、市级数字企业,到2020年,全市数字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三是实施信息化示范企业创建计划。围绕信息化应用重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到2020年累计培育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0家,引领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7.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计划。为了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市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开展 “苏微贷”融资服务工作,到2020年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苏微贷”超过20亿元。重点内容:一是加大扶持力度。省市财政出资,成立“苏微贷”风险补偿基金,2020年风险补偿基金超过1亿元。市经信委、市财政局按季度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名单,省市农行以财政风险补偿基金为主要担保,按照风险补偿基金总额1:10的放大系数,为中小微企业发放基准利率贷款,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融资费用。二是聚集扶持重点。“苏微贷”业务对象,为我市“4+4+1”主导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互联网+、“双创”型中小微企业。三是增加产品供给。尝试引入多个金融机构参与“苏微贷”业务,进一步扩大“苏微贷”的市场影响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  刘尊瑞  管伟

蹇彪:坚决把中央巡视反馈意见落实落细落到位
【环保督察进行时】立行立改 花垣县及时整改3家养猪场
曲艺晚会一带一传统艺术共传承
创业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交流座谈会举行
蓝山集中整治“五毛食品”
南京市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十三届长沙县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市委办公厅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河行动”义务劳动
古蔺县召开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专项核查工作会
网格化动态调查 上门为居民提供服务
[伍家岗]开展网约外卖员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高靖生大年初一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警务工作人员
我市召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
市商务局局长林伟文:开创“鸡西石墨+肇庆汽车”产业合作模式
淮北市交警全力护航高考学子
武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六届全省阅读文化节诵读比赛
省级媒体高度关注我市交通公路部门除雪保畅工作
告别火车票 去合肥南站乘车有张身份证就够了
江阳区石寨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