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郑龙华,是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村人,因家境贫困,十六岁初中辍学后,便踏上了外出务工创业之路。从工地的小工到驾驶员再到成立运输车队,我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获得成功,创办了自己的汽车配件厂和绿化公司。
2013年,我回到家乡,被村里贫穷落后的现象深深触动,决定回乡创业,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说干就干,我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表明想法后,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干部的全力服务下,成立了汇景苑生态农业公司和湖北农耕果木种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荒山500余亩,于2014年春季栽种美国大樱桃3万余棵、无籽石榴1万棵、观赏苹果3000盆、天麻100余亩,打造汇景苑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园。经过四年悉心栽培,美国大樱桃试种成功,今年即可大面积挂果,产量可达2.5万公斤。
汇景苑生态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让贫困户在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增收。铁炉村5组贫困户王兴明将土地与山场流转给公司,并在樱桃基地务工,一年下来,土地租金收入6000元,基地务工收入2.5万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像王兴明这样,在汇景苑基地一手拿着租金、一手拿着薪金的贫困群众还有20多人。基地繁忙时节,每天需要用工100多人,年支付贫困户工资70余万元。
随着产业发展,我又成立了湖北百灵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吸引铁炉村5组24户贫困家庭110余人入社,发展天麻种植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菌丝、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天麻成熟后再统一收购,贫困户又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我计划把汇景苑分三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已投资1200余万元,正在顺利推进;二期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一期的基础上覆盖官山镇周围基地建设,带动农户组建3至5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供、销订单式基地生态园;三期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加工园、观光旅游采摘园、修身养老园,让农民就地打工、入股分红,实现稳定脱贫。(郑龙华口述 特约记者明安生 通讯员陈新毅 整理)
聊城市民电影院里过春节
戴不戴安全头盔?不戴?警察蜀黍帮你戴……
区党工委书记毛一兵深入长虹工业园调研
十三届市委第三轮巡察整改情况公开
第一次包饺子
[我的扶贫故事]回乡创业报桑梓
市扶贫办“四式”改进调查研究工作
微新闻
兴宁举办村书记和主任培训班594人参加培训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祝亚伟来汽车商贸园督查指导文明创建工作
市政府与日本株式会社环球设计公司签署康养城市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绍兴和淮安联合举办周恩来家风图片展
东营市首家农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通过验收
卧里屯司法所三举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工作
大荔县召开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莒县小小“口袋书”创城“大帮手”
加气站内停车上厕所被罚违停 加油站30米内不得停车
12月7日18时至11日公安出入境业务暂停办理
“秋之礼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音乐朗诵会”在市文化馆剧场隆重举行
巾帼大爱 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