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秋叶片片情——赏读崔根乱新著《秋叶诗话》(张秋耕)


片片秋叶片片情
——赏读崔根乱新著《秋叶诗话》
张秋耕
崔根乱同志的新著《秋叶诗话》最近出版了,该书收入了他2011 年到2014 年的254 篇文章,包括散文、游记、随想、诗词等,还插有部分照片、插图。这部书是四年前该同志创作的《晚霞杂咏》的姊妹篇、续集。
文以载道,岁月留痕。从作者已经出版的六部著作的时间顺序上看,《秋叶诗话》当是根乱同志古稀之年的人生配诗。在当前这个充满浮躁和诱惑的社会氛围中,读过《秋叶诗话》,着实使人有一股清流在心底潺潺流淌的感觉。
在这部著作里,作者延续了《晚霞杂咏》诗配文的写法,所不同的是,全书配发了一百多幅照片,使作品更加新鲜、活泼,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有时候,笔墨万千,不比如图一片。《秋叶诗话》诗(词)、文、图并茂,意境更加深刻清晰,为该书增加了特色,也彰显了该书的风格。
秋叶如歌。秋叶寄托了多少人间情思。根乱同志把这部书命为《秋叶诗话》,是动了脑筋的。“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从一片叶中看到整个天时季候,看到万物的晨暮变化,看到了自然的发展规律;从一片秋叶中领悟尘世人生,悟道明志,修身养德,素心向暖。厚植真善美,这便是该书的立身之本。
走进这部作品,让你轻松愉悦,深感和蔼亲切。笔者坦诚所历,事理相辅相融,文笔清新幽默,荡漾时代气息,给人以向上的力量。认真品读书中的每篇作品,我看到的是人生的厚重、作品的力量和作者的情怀。“请看千涧水,万壑始成河”。254 篇金笔玉墨锦绣链接,像一股股暖流汇聚。每一篇文章所融入作者的情思、意想和感念,都是根乱同志走过74 个春秋的人生积淀,蕴涵着埋在岁月风骨里的那份淡定、温润、美丽与坚韧。
首先让我动容的是,作者那份乐善好施的雨润芳心。看似作者是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随手拈来,但是他却事有经心。“ 玉露” 唤来“ 金风”吹。凡抓在作者手中的事,绝没有仅仅停留在事件外在的面目上面,而是由此引申,由表及里,以事托理,与事谋理,给人启迪,馈人芬芳。如书中的《沉香启示录》,作者写道:沉香是我国一种名贵药材,其价格贵如黄金。沉香是怎么产生的呢?先用刀在沉香树上砍出一道道伤口,树脂便会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便结成痂,这痂便是沉香。于是他感悟到,在人生的旅途中,类似沉香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所受到的种种伤害,遇到的种种坎坷、挫折和失败,都会给我们留下大小不等的伤口,如果我们能理性面对,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用经验教训来“覆盖”、愈合伤口,使他成为伤口上的“结痂”。那么,坎坷、挫折和失败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便可成为我们人生中最为珍贵的“沉香。”类似《沉香启示录》这样与事索理的诗文还有很多,如《种瓜得瓜》、《占位的辩证法》、《有知与无知》、《嫉妒让人疯狂》、《求阙》、《毛遂自荐与毛遂自刎》、《卖菜女的慷慨人生》等等。直让人有“几处花香闻啼鸟,谁念秋风不拂面”之感!
正气,在有些地方,似乎像是青藏高原上的氧,稀缺得让人窒息。《秋叶诗话》正是回应这个现实而义无反顾地滋养正气,并且作者以躬身实践力行力作这个课题。《西北行有感》可以说是这部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游记作品。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他一次祖国西北行的所见所想。他被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所触动,从高瞻远瞩中感知历史的车轮势不可挡。他写道:“我们中华文明有其自己独特的智慧,其中之一就是讲‘势’,尤其是讲‘大势’。大势一旦形成,就是‘大势所趋’,就不可逆转。‘大势’就像大潮,会有相反方向的浪花,会有逆流,甚至会有漩涡。但浪花也好,逆流也好,漩涡也罢,毕竟都不可能扭转‘大势’。中华民族崛起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坚定地达到彼岸!”这仅仅是一种见景抒情吗?否,这是凛然正气!是作者源自70 多年人生经历发出的心声和呼号!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所期所盼!如此浩然正气,充溢字里行间,呼之欲出,力透纸背。最为典型的是来自作者美国之行的《美国行组诗》,其中有一首叫《身披国旗当自重》,写的是在参加美国行旅游团的旅途中,有个别游客素质较低,放任个性,不讲文明,丢中国人的脸。根乱同志看到这些很义愤,为纠正这种现象,他主动出面召集团中的几位核心人物统一思想,继而在大巴车上给全团游客讲了一番话,博得大家一片掌声,从此使整个美国之行得以顺利进行。对此,有位游客回国后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称根乱同志“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我赞成这句话: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和力量,人生就能撑起大格局和底气十足。比较根乱同志前几部书,似乎,《秋叶诗话》更彰显了清晰的生活本真和底气,更让读者触觉到了岁月的沧桑和厚重。殷红窦绿虽已去,素裹秋霜犹宜人。你看那《秋叶诗话》,像一树繁枝茂叶,虽然已是霜色凝重,但胜过春花夏蕊,更生动更深沉更有韵味。
落红深处情亦浓。作为身经人生风霜雪雨锤炼的作者,《秋叶诗话》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在感念事物(事件) 的喜怒哀乐中融进了金贵的人生睿智。行云载悲喜,流水寄长情。仔细品读,有很多作品虽然记录的是很平常的事情,说的都是朴素的道理,但每篇作品都放进了作者的灵魂,在浅淡自然中,会让读者心灵上感悟深刻的力量。
乡土情结,家国情怀,是涌动于《秋叶诗话》字里行间的最动人的潮汐,情真意切,势不可挡,深深感染着读者。作者对生养自己的安平老家、对长期生活的衡水这片热土,有着无限的眷恋。深厚的感情使家乡已经融入他生命,成为他喜怒哀乐敏感牵动点。安平老家每一点发展变化,衡水每一年的日新月异,他都喜形于色,喜出望外,意气风发——填词、咏诗、撰文、摄影,记录家乡的变化,抒发心中的高兴。比如作品《旧貌换新颜》诗中写道:“疑是杭州西湖景,又似北京颐和园。西湖颐和都不是,滏阳旧貌换新颜”。就是歌颂衡水的变化。还有《滏阳河上飘彩虹》、《莺歌燕舞遍湖城》、《湖城夜色》、《母校颂》、《祝贺孙犁图书馆在故乡落成》、《忆王孙·安平老圣姑》等等。正如诗人柯灵所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每逢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根乱同志这种对家乡的感情,与其说是眷恋,倒不如说是酷爱,是甘愿为之付出奉献的激情!爱之愈切,行之弥坚!
如果说,家乡的变化给作者带来的是由衷的喜悦和高兴,那么,祖国的发展强大则让他更是为之扬眉吐气!我统计了一下,《秋叶诗话》共有34 篇作品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大好形势的,有12 篇作品抒发对国家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感想。这当中,有为祖国强大而骄傲的豪气,也有忧国忧民之心;有对勤劳勇敢中国老百姓的体恤之情,也有对外国列强侵略行为的强烈义愤!比如《渔歌子·抨击日本政府将我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强烈谴责了日本政府的侵略行径,表达了誓死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决心。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成为作者全部思维的牢固根基,也成全了《秋叶诗话》的基本底色。
“真”“新”“深”是这部书的特色,“真”是感情真挚,情真意切;“新”是紧跟形势,讲新事论新理;“深”是挖掘深刻,寓意深远。知识就是力量,在这部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秋叶诗话》中很多作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主要原因是根乱同志有知识底蕴做支撑。他活到老学到老,最近又进入老年大学文学班,学习填词赋诗,他的很多诗词作品合韵合律合章法,彰显文学造诣。同时,他的很多游记作品、读书笔记、社交随想等等,都融进了大量知识元素,读起来感觉有滋有味,有深度,新颖生动,显露出知识的光芒。他到一个地方旅游,绝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简直就像记者采访,边看边记边思考,当做是一次考察学习。正如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是读书,读大自然这本书,读全国全球这本书。”每到一处,他都要深入挖掘风土人情、地方故事等,回来后经过加工整理,放进作品,使之成为满载正能量的有血有肉的鲜活读物。
《秋叶诗话》让我看到,根乱同志是在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诗词歌唱生活,用故事活跃生活,用摄影充实生活。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那历经沧桑所凝练成的坚如磐石的信仰之中,那些生活中的悲和喜、苦与乐,处处能体悟到根乱同志“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的思想境界。他把生活中的这些大事小情倾注于笔端,把万千感慨和情怀凝结成那永恒的期冀: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跟共产党走,不变初心,继续奋斗,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作为一名老干部,他自己调动浑身的解数为之鼓与呼,做贡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读完《秋叶诗话》给予我的最大印象与启示。
其实,在我的眼中,根乱同志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秋叶诗话》是这首诗溢出的一股芬芳。那诗,那文,那照片,那一个个故事,那一个个小小的幽默,正像一片片带香的秋叶,撒落人间,飘向四方。

苍溪县全力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市领导在全市立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立法计划 提高立法质量
眉山市教育体育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2018年情况的说明
23年捐款70余万元 88岁老人助恩高学子圆梦
关于印发《全市容貌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片片秋叶片片情——赏读崔根乱新著《秋叶诗话》(张秋耕)
物流公司凌晨卸货"惹人烦"部门妥善处理受好评
青冈国税局抓好党建促发展
扬子江隧道定淮门线双向恢复通行 公交线路逐步恢复中
发现新西安·2018世界城市定向挑战赛今日开赛
九江职院举办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公开课专场活动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平安医院”活动受表彰
新学期长春交警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召开“申请校车驾驶资格”业务办理流程培训会
前5个月淮北市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清镇市生态局深入村寨宣讲十九大精神送科技下乡助推脱贫攻坚
刘玉华就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农民工有了返乡创业园
苏州市出台整治提升工作标准指导全市被撤并镇建设有序推进
太原市人防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电影《知心法官》
助力春耕科学种植 漳浦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