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潮州行⑤潮安华桥村:“家家冒烟”不再 公园就在家门口

  【编者按】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迎来新的巨变。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018年1月2日,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
  在潮州36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15个村居遍布全域,乡村是潮州的主体,乡村兴则潮州兴,乡村强则潮州强。
  乡村振兴战略在潮州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潮州乡间田野如何绘就壮丽图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哪些新的变化?面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潮州乡村振兴如何探索发力?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为潮州的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近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南方+客户端记者深入潮州乡村田野,和农民沟通,与干部对话,进企业采访,以期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走访、问计专家等方式,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呈现乡村振兴新气象,梳理乡村振兴微实践,为潮州乡村振兴崛起寻找新的动力。
冬日暖阳的午后,潮安区彩塘镇华桥村的老人黄大爷和往常一样,来到华桥学校附近的池塘边闲坐,“每天在大榕树下给孩子们讲‘古’。”黄大爷今年91岁,他口中的“孩子们”是一群五六十岁的老人。
  “这一片以前全是不锈钢抛光点,现在全部拆了,环境和空气都变好了。”说到这,黄大爷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现在就盼着公园早点建成。”
  在更早以前,风景就在家门口,河溪清澈、阡陌纵横,这曾是华桥村人引以为豪的记忆。好在,“家家冒烟,户户点火”的小作坊业态和与之相伴的经久污染慢慢得到了整治,逝去的水乡风景慢慢重现,生机和清新逐渐回到华桥村的肌理。
  告别“软弱涣散”,百姓点赞“华桥变化”
  细说华桥村这一年的变化,一场环境综合治理大行动和一次基层党组织的“重建”是关键所在。在这里,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的“治理有效”有了坚实的注脚。华桥村逝去的水乡风景慢慢重现。
华桥村逝去的水乡风景慢慢重现。
  华桥村距彩塘镇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处于镇域中心。彩塘镇是潮安有名的经济重镇、不锈钢产业专业镇。华桥村全村近5000人,大部分从事不锈钢加工行业,聚集了“家家冒烟,户户点火”的小作坊,人多地少,经济却十分活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年来,华桥村不锈钢加工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差、乱搭乱建、占用土地等突出问题。积重之下,村里环境差、人心散,村干部老龄化现象严重,华桥村振兴乏力。2016年,华桥村被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名单。
  2017年4月换届选举,华桥村迎来了“大换血”,新当选的村干部,不仅全是“新鲜血液”,还加入了两名大学生干部,村两委班子一下子“活”了起来。
  “刚开始以为当村干部会闲得没事干,可实际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返乡大学生村干部黄奕钿说,有些村民子女外出务工,家里电脑、网络等设备出现故障,他都会尽力解决。如今,每天奔走于村里各个角落成为了黄奕钿的工作常态。
  也是在这短短半年,华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民生服务、清拆违建、转运垃圾等逐渐常态化,还规划建设了村里首个肉菜市场,修建了进村主干道东彩路,村民的满意度在逐步提高。
  东彩路连接潮汕公路,原来也是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排水系统堵塞瘫痪,一下雨就遭水浸,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年来修修补补,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成为村民反应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之一。
  换届后,村委会联合老人组,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发动企业筹资,村委会组织重新规划设计,彻底解决了东彩路“逢雨必浸”问题,获得村民一致点赞。
  环境变好 ,“产业兴旺”才能可持续
华桥公园规划图。
  “村民的发展没问题,治理才是大问题。”村支部书记黄胡群告诉记者,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比较短缺,只有把污染整治好了、生活环境改善好了,村民才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眼下,华桥村已把宫前池、宫后池、海南池3个池塘后的一大片空地上规划成华桥公园。
  “以前这个池塘的水都是清澈的,直通韩江。后来池塘边都被占领了,越来越多人搭起抛光场,垃圾都推进池塘里,搞得乌烟瘴气。”说起村里多年来的乱搭乱建现象,黄大爷至今还很激动。
  被严重污染了的池塘最终成了蚊虫的“温床”。去年,华桥村爆发“登革热”,成为全市“登革热”疫情的重灾区。借着“登革热”防控整治和“六城同创”“治六乱”的契机,彩塘镇在华桥村开展了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强制拆除村里宫前池、宫后池、海南池等池塘违法建筑44处,面积共约1.2万平方米。
  在拆除违建的同时,整治行动还清运了池塘淤泥和周边的垃圾杂物,并在公共区域配套石椅等休闲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为村里的老人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几十年前的垃圾,现在终于被清走了。”村里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生机和清新逐渐回到华桥村的肌理。
  在华桥村,环境变好,“生态宜居”显现,“产业兴旺”才能可持续发展。年轻的黄奕钿告诉记者,华桥村有市场主体100多户,大多是不锈钢小作坊,污染治好了,环境变好了,不锈钢产业自然就能越做越好。
  在黄奕钿看来,华桥村的集体经济薄弱,乡村要振兴就要用好民资民力,用好民资民力就要先把环境变好,“环境好了,凝聚力就强了,再把村里的企业家组织起来,为他们搭好平台,让大企业带动小作坊,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转型升级,更能为华桥村振兴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陕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 代表与中外媒体互动交流 数据事例来说话 陕西变化看得见
武陵源区住建局:综治民调解民情,知识测试护国安
临沂一电动三轮车撞伤人司机驾车逃逸 被民警抓获
市实验孩子上消防实践课
[榆树市]举办庆祝第十八个记者节暨首届榆树生活网杯“十佳记者·十佳新闻”颁奖大会
乡村振兴潮州行⑤潮安华桥村:“家家冒烟”不再 公园就在家门口
鸥鹭戏荷丛水乡诗意浓洪湖湖泊生态修复成果丰
北海市气象局赴南宁市气象局开展调研
视频丨草房子乐园—改革开放40年40景㉛
第十五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将于9月19日至9月22日在我市举办
云南陶“瓷都”受宠
【市公安局】市局组织“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临沂“光盘行动”实施5年 社会新风尚正形成
让金融业务也有温度 上海银行业进一步健全无障碍服务
海伦突出招商牵动构建产业体系
春节假期劲吹文明旅游风
市民买菜价格高 菜农卖菜难挣钱
天和社区开展“我是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暑期活动
市发改委荣获2017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
太平区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