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寨下 秀美银山


莲塘
廉节泉
禁赌碑
村中一景
  万载县马步乡寨下村位于县城南偏西十五里处,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现住居民以周、王二姓为主。有据可考的建村历史可上溯至元朝至正年间,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濂溪先生)之六世孙周泰兴(号南庆)因避元季之乱,见银山层峦叠嶂,嵯峨险峻,山前田北水清莹澄澈,蜿蜒萦洄,遂由楚南道州迁徙而来,卜筑于银山之麓,田北水之南,至今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不久银山王氏之祖王甫平由金陵太仓州徙居此地。
  古井、池沼、小桥、流水、香樟、古祠,寨下村在银山的怀抱里,在田北水的滋润下,精致、宁静而富有魅力。寨下素称文明之乡,现在是全国文明村镇,该村自古重视子弟教育,周王二姓均将“崇学业”列为家规之一,对学子或赞以银两,或资以学谷,历元、明、清、民国,数百年来均建有义学,明清两朝举人、秀才、贡生等层出不穷,贤绅、名士代不乏人。现代以来,大中专毕业生年年迭出,硕士博士屡见不鲜。这里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奇特的溶洞、秀美的山水,让人们遐想联翩,留下浓浓的乡村记忆。
  一、传奇历史
  银山与“银万载”
  寨下村原名银山村,村名源于村后的银山。银山在县城南偏西十五里,山石为石灰岩。山的东、南、北三面,百草丰茂,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独有其西面,悬崖绝壁,崔巍险峻,其山石裸露,石色洁白,每当夕阳映照,色洁若银,因此,人们称之为“银山”。旧时万载在全省有“银万载”“富万载”之称,其中“银万载”的说法即来源于此。银山之顶,两峰对峙,高耸入云,两峰中间呈凹形,酷似一匹天马腾空而起,因此又叫天马山。
  银山寨与跑马场
  银山村之所以改名寨下村,与银山寨有关。关于银山寨,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清康熙十二年(1673),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发动了“三蕃之乱”,乱兵最初进展顺利,一路攻州克县,势如破竹。第二年(1674),吴三桂的军队占据了长沙及附近郡县,与湖南毗邻的万载县,许多棚民(指当时闽粤两省来赣的流民,搭棚而居,以栽麻种箐、造纸育菇为业,春来冬返)纷纷响应,并攻破万载县城。据《万载县志》记载:“此辈蜂起响应,绵延数百里,焚杀淫掳,所过为墟”。乱兵从县城南下,一路烧杀,银山村周、王两姓民房、祠宇被焚烧殆尽,生灵涂炭,是为“甲寅兵变”,又称“甲寅兵燹”(据《银山周氏族谱》)。银山周、王两氏面临灭族之险。当时,周、王两氏有两位名人,一以勇著,名周宇王,一以智称,名王作周。两人是莫逆之交,常相与远游,因此见多识广。在此危急之时,两人带头召集两姓族众于银山顶上构寨以居,建演武厅,修跑马场以练兵御寇,保一方平安。“三蕃之乱”被朝廷平定后,周、王二姓百姓在山下重建家园,并将村名改为寨下,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银山顶上还有演武厅,跑马场等当时立寨时留下的遗迹。其中,跑马场宽阔平坦,长近1000米,宽约30米,惜为草木所掩,有待开发。
  传奇天马石
  在银山顶上,有一块白色的巨石,酷似一匹白马,当地人把它称为“天马石”。那石虽似马,却无马头。传说有一年猎神二郎神君骑着白龙驹,左牵哮天犬,右擎逆天鹰来到赣西一带打猎,不想丢失了哮天犬。神君便一路向东寻觅而来。直到赤兴、双桥一带才发现哮天犬的踪迹。待要再行时,发现又不见了白龙驹,便牵犬架鹰,往万载县城方向寻来。
  再说那白龙驹,趁神君寻犬之机,跑到了田北、银山一带肆意妄为,糟蹋禾稼,毁坏良田,当地乡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正当乡民一筹莫展之际,二郎神君已寻马而来,见此情景,厉声呵斥。那白龙驹心中害怕,便腾空飞上银山顶,想要逃跑,神君大怒,将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一挥,一刀便将白龙驹斩于山顶,因用力太猛,白龙驹的身躯倒在山顶,马鞍落于两旁,可是那马头却不知溅飞到了何方。那白龙驹的身躯以及马鞍在山顶化为巨石,至今犹存。这便是天马石无头的来由。
  禁赌碑的来历
  禁赌碑位于寨下村村口,清朝末年,寨下民风日下,赌风盛行。当地监生周世泽等人心中忧愤,故“呈情到县”。当时的万载县正堂于是张贴文告,告诫民众“拟此文批告示,严禁坐地抽头,如有违禁或明息暗赌者,一经访问或被告发,定即拘案。”并于清光绪丙子(1876)六月刻碑立于村口。禁赌碑为麻石质地,全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长方形碑底,上部为楼阁式翘檐石顶,通高126厘米,碑宽70厘米,厚8厘米。碑文竖行书写,楷书阴刻。因年深日久,碑文风化严重,字迹模糊。故当地乡民将残缺碑文拓下,由本县作家、学者胡学正揣测完善了碑文,另用花岗岩将碑文重新刻制,叠于原碑之后,并筑砌二级水泥花坛,将碑护于其中,以倡文明之风,传教于后世。
  泉池清冽
  寨下村多古井泉池,多数有数百年的历史,例如位于村部左侧泉池合一的廉节泉,便开挖于明天启年间,至今已四百多年。相传,明天启年间,朝廷保和营驻扎在银山,因兵丁众多,村中原仅有的一口古井远远不足供用,于是营标便令军民觅泉掘井,仍以泉名之。到现在仍保存下来的有廉节泉、俭兴泉、泰安泉、功德泉、将军泉等。其泉,水尤清冽,饮之津甜,泉水所养之鱼,味道特别鲜美。旧时,远在十五里之外的县城中的酒坊、豆腐坊、茶肆等都在天未亮时,就派伙计到寨下挑泉水,足见此地泉水质美而有名。
  二、美丽山水
  险峻银山洞
  银山山石为石灰岩质,溶洞较多,多散布于山腰或山麓,著名的有仙洞和银山洞。银山洞在银山西面半山腰。高举岩端,洞口位于悬崖峭壁之下,洞内广阔,可容数百人,乡民避寇多至其洞。其洞初无名气,自元至正年间周泰兴(号南庆)避战乱卜筑其下,其后人文蔚起,洞名始显。清康熙年间万载知县庞骥曾因公至银山,宿于庠生(秀才)周升庵家,闲来兴起,欲往一游。周升庵便叫族人砍除荆棘,搭建长梯,与庞县令一起蹑足而上。庞县令身临其处,见奇峰怪石,乱布其前,巍峰层峦,耸峙于后,叹为天工所为,妙不可言,因赋诗二首抒写观临之胜。其一曰:“白石乱堆叠作关,洞天深处碧云闲,化工陶铸真奇巧,要向山灵劈几间。”同游的邑庠生周介庵,邑举人杨言等有唱和之诗数十首,一时传为佳话。此后银山洞便名驰万邑,声传袁郡了。
  神奇卧佛山
  卧佛山,在今寨下村后,横亘二千多米,银山是其主体部分。在山体东北二三里处观赏,只见一佛仰卧,似睡未醒,形象逼真。佛首微往右偏向袁州方向,头部发束整齐,前额宽阔,眉骨隆起,鼻子挺直,嘴唇微启,下颌端正,颈部下凹,其胸腹丰满,下肢斜上抬起,皆清晰可辨,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自然景区。尤其当朝阳初升之时,佛体披金,祥云笼罩,更是别有一番神圣景象。
  奇险十八折
  十八折位于银山西北部,从山麓斗转迂回通向山顶。绵亘于寨下村后的银山,重峦叠嶂,雄伟险峻,嵯峨崔巍,险极难攀。因山势陡峭,当年周宇王、王作周在银山立寨时,顺着山势呈“之”字形修建了这条唯一的上山之路,因前后共有十八个转折,故名。又因山道周围或林深树密,或怪石嶙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山道全长1200余米,攀登殊为不易。有当代本邑诗人曾叹曰“嵯峨斗转苦难攀,野径斜穿乱石关。”
  悠悠田北水
  田北水是万载县城龙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袁州柏木乡,一路汇聚湍溪激涧,细水幽泉,绕山峰,穿阡陌,越树林,潺公式东流而来,其水质清澈,晶莹可人。田北水从寨下村前抱村而过,灌溉着两岸的农田,润泽着田中的稻荷。当人们穿过阡陌,立于古老的小石桥上,仿佛能依稀看见河边那悠悠转动的水车,又隐约能听见河边油榨坊的水碾那咿呀的歌谣。那份淡淡浓浓的乡愁,一定会久久地在心头萦绕。
  莲风荷韵
  寨下村前有几百亩莲花,不知是否有纪念濂溪先生的含义在,但当人们观莲赏荷之时,随口吟起先生的《爱莲说》当属必然。尤其是村中周姓村民,作为濂溪先生后裔,恐怕更会顿起思祖念宗之情吧。
  每当盛夏来临,在村前纵目望去,数里荷塘,绿叶摇影,红荷映日,煞是美观。穿行于荷田阡陌,可见鱼虾戏于莲叶之下,蜻蜓立于荷花之顶,不远处,有白鹭低翔,有紫燕斜飞,好一派田园风光。若是下雨之时,人们可于长廊赏景,或立或坐,于凉亭中听雨打莲叶,沙沙有声。雨点滴在叶心,若珠若玑,晶莹可爱。若是红日高照,则丽日融波,袅袅馨香,扑鼻入心,岂不心旷而神怡哉?而或秋至荷老,莲蓬结实,采莲女子亭立其间,素手剥莲,则又一丰收美图矣。
  莲池不仅予村人以美,而且惠村人以实,据村干部介绍,这几百亩莲花,每年能让二三十户农户受惠。

江华:《江华有嘻哈》获省奖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泰安高新区交出年中考靓丽答卷
改革开放40年40事|权力下放激发乡镇发展活力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召开第36次常务会议(2018)
传奇寨下 秀美银山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执行联动督查推进会
武宁六小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外地男子汇票丢失 衡水日报社员工和快递小哥分别捡拾归还失主
孟凡利会见中科院客人
杭州力争10年内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科技创新城市
要求,落地有声 落实,雷厉风行
千名老人欢聚一堂共度重阳佳节
省政府发布重磅文件 打造浙江文化金名片 宁波这些地方入选
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举行新春会晤
磁县规划局组织召开东方国际项目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到伊川县指导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海城区流下村发展农家乐
东莞各镇街推动扫黑除恶向纵深发展 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靖安国道G353改建工程铁门堑隧道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