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已认定2820名

  苏报讯(记者 陆晓华 邵群)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江苏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苏州参赛的4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26岁的东山姑娘柳倩楠的江南茶文化博物馆“碧螺茶文化 产融新地标”项目获成长组一等奖,将代表我省参加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柳倩楠是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488名,认定2820名。
  2015年大学毕业后,柳倩楠回到父亲创办的东山茶厂,担任江南茶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在继承传统碧螺春茶技艺的同时,她组建团队,与高校等单位合作,创新推出了各类花味茶、果味茶、花果茶等26个新品,其中9个新品已成功申请制作技艺发明专利。同时,柳倩楠突破传统营销方式,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碧螺旗舰店”,目前会员已达8.5万人,线上收入已超千万元。此次获奖项目以“江南茶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探索“茶旅融合”之路,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艺培训、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心”。
  柳倩楠是苏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生动侧影。2015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以我市“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为导向,以优先选择本地中青年培育为重点,以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线,加快培养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支与苏州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层次分明、年龄结构合理、技能领先实用、从业领域明晰”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队伍。
  同时,我市于2016年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重点将生产经营型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范畴,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型与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2016年至2017年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35.7%,45岁及以下占比62.2%。市农委科教处处长张静介绍,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力求精准;与农业院校联合办学,开展集学历化、专业化、职业化于一体的订单式培养,储备一批有学历、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力量,目前已委托或定向培养本地户籍优秀初高中毕业生796名;坚持分类施策,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头人、种养能手、骨干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人员进行培育,鼓励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非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农民工、工商企业人士等青年参加涉农继续教育,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我市还出台了《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建立起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制度,截至目前已向符合条件的480名新型职业农民发放社保补贴275万元;设立新型职业农民专项资金,除中央和省级资金外,2015年以来共下达资金960万元。我市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淮安区以“周恩来精神”为引领提升政法队伍综合素质
昌邑区委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开平市召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刚性督办”紧盯效果
我市生猪可追溯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苏州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已认定2820名
小黑盒破解多个品牌智能锁 电商平台已全面下架
加快推出“证照分离”改革3.0版 市政府召开“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
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全省首创“四检合一”模式启动
拿走不用谢!初夏的神农架风景美如画
亚洲通达性最好的360°观景平台 达瓦更扎将于9月正式开放
我委党员代表参加2018百万游客嘉兴南湖行活动
省知识产权局领导调研湘潭知识产权工作
新荷社区七位“格格”争“笑脸”
闯红灯逆行威胁交通安全 老年代步车何以横行街头?
城子河区全民冰雪活动日启动仪式
名山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青浦法院集中发放农民工欠薪案件执行款
宜宾学院积极开展2018级新生入学教育
市水务局举办《宪法》专题学习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