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旗:践行强军使命的淮北小伙


王红旗 
王红旗 
33岁的王红旗,是东海舰队参谋部作战处参谋。
2017年6月,这位高大挺拔的“80”后军官,因创新业务实践,提升“蓝鲸”潜艇核心作战能力,荣登“中国好人榜”。
“人生就像潜艇的航迹,潜得越深,走得越远。”3月12日,一身戎装的王红旗笑容灿烂地说,“我追求最高段位:人艇合一。”
去年,东海舰队表彰第三届“东海强军先锋”,王红旗荣列其中。作为舰队参谋部参谋,他忠于使命,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战备任务。近年来,他先后牵头拟制《双向考评暂行规定》等战备规定6篇,系统梳理总结了多年来潜艇战备远航组织实施方法,形成了对潜指挥、人才建设、兵力运用等系列长远的制度规范。
守海有责,寸海必争。这句话的分量,一直牢记在东海舰队每一个官兵心中。他们驻守海疆,日复一日地守护祖国的海洋权益。“要时刻做好战斗就在今夜打响的准备,始终保持敢于冲锋的战斗状态。”王红旗说,目光如炬。
时刻准备战斗
东海之滨,海洋的波涛不断敲打着陆地的门楣。
在这里,明末名将戚继光修筑长城,操练水军抗击倭寇,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金句。
“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作为一线部队的官兵,如果没有舍我其谁的血性,维护海洋权益就是一句空话。”这样的政治课,王红旗上了一次又一次。
2016年春的一个凌晨,东海某海域,某国水面舰艇编队悄然出现。
此时,东海舰队参谋部某值班部位,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的潜艇作战指挥参谋王红旗,瞪大了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屏幕上显示的该海域海上态势图。
近了、更近了……王红旗毫不犹豫抓起手边的值班电话:“目标已接近我潜艇,建议向潜艇推送目标态势,明确拿敌练兵任务!”
在此次行动中,王红旗成功引导海上值班潜艇,抵近某国进入东海的水面舰艇编队,进行了目标识别和实战练兵。这次无声搏杀,是王红旗无数次执行任务中的一次,但却创造了海军近年来兵力行动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潜艇不仅一举突破数道侦察网,还在敌舰的眼皮底下实施了引导截击等数个作战想定。
大获全胜!中国潜艇遇到强大对手,充分表现了“迎着上”的能力意志。实战练兵,潜艇部队在对抗实践中,积蓄了打赢底气,锤炼了胜战能力。
“其实,每次执行任务时会有忐忑和紧张。可是只有全身毛孔都调动到备战状态,才能更聚精会神,更全神贯注。因为,这中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瑕疵。”王红旗说。从方寸荧屏到大洋深海,信息链路搭建起“水下蓝鲸”指挥桥梁;从传统预案指挥到依势临机指挥,东海对潜指挥方式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从过去躲着走到现在迎着上,潜艇部队在拿敌练兵的对抗实践中,积蓄了打赢底气,锤炼了胜战能力。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潜艇人的忠于职守、勤于钻研和勇于战斗。
近年来,战备任务繁重,王红旗稳扎稳打。他先后牵头组织机关和部队精干力量,研究制定了系列规范和标准化依据,推开了潜艇兵力“由训转战、组织指挥、双向考评”的新路子。其实践成果在海军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一次次任务历练提升了他的指挥谋划能力。去年的一天,东海舰队演习演练、战备巡逻、远海巡航等多项任务交织。王红旗娴熟组织调度,多艘潜艇同时出动,各司其职,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这次行动,创造了舰队兵力行动的新纪录。
在深海,日夜颠倒的黑暗混沌中,潜艇兵猫着腰,在仅供一人通过的舱室间穿梭,在窄小休息室作息,这种“潜伏”生活,在王红旗看来,那是直面未来战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舞台。“我们要做深海中‘潜伏’的‘狙击手’,时刻提醒自己:战争很近,保持警醒、准备作战、予以痛击。”
善于练兵
学习,再学习;钻研,再钻研;验证,再验证。几乎每一个认识王红旗的人,都知道他的“钻研”精神。即使再忙再累,他总是“挤”出时间,用在对潜艇、对海洋、对战术的研究上。
“潜艇,对敌制胜离不开高效的对潜指挥。”王红旗说,自潜艇诞生以来,对潜指挥周期长、时效性差一直是制约潜艇兵力作战运用的“瓶颈”。在舰队党委首长的决策支持下,王红旗这个年轻的指挥参谋,勇敢地向对潜通信链路不畅这个“拦路虎”发起进攻。
每天在完成日常工作后,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山书海,深入研究对潜艇兵力运用的前沿作战思想,把理论知识嚼烂吃透,融入多年来潜艇兵力指挥实践经验。他组织研究攻关,融合指挥手段,把舰队党委首长的决策理念转化落地,极大地提高了潜艇部队的战斗力,已成为东海特色潜艇兵力运用的品牌。
阳光透过窗角,王红旗的办公桌上放着的 《联合作战导论》《联合作战战例分析》等书籍。作为一名战斗“指挥者”,他要求自己要学在前、谋在先,精研战法献良策,为打胜仗做准备。“作为一名潜艇作战指挥参谋,我要沉得下、稳得住、冲得上,关键时刻一举制胜。”王红旗坚定地说。
“光让潜艇走出去还不够,更要下决心解决对潜指挥的瓶颈问题。”立足现有的人员与装备,王红旗的“驭鲸”之术想得比别人更超前。“必须像水面舰艇那样,利用各种机会拿敌练兵、以战载训!”从此,他又一头扎进了对敌情的研究中,常常对着眼花缭乱的海上态势一看就是一整天,每天忙着做方案、提建议,想方设法多让真实敌情摔打磨炼潜艇部队。在他的推动下,舰队潜艇战备出动率逐年提升。
离岸七尺浪,艇动三分险。近年来,东海舰队潜艇专项重大任务常态组织,王红旗肩上担子越来越重,值班加班成了工作常态。作为潜艇作战行动的筹划组织者,王红旗虽不随艇与对手在前线对抗周旋,但也在指挥一线与对手斗智斗勇,积极筹划潜艇的每一次行动,及时为舰队党委首长建言献策,确保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抢占制胜先机。
“军人不能轻易服输,要顽强战胜困难这个敌人。”办公室工作繁杂急重,一名新同志因一时不适应,想调离。王红旗得知后,像大哥哥一样和他聊天、交心。在他的安慰、鼓励下,该同志打起全部精神投入工作,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作战指挥参谋。
在战友周甘霖的眼里,王红旗是一位善于带兵、练兵的好领导。周甘霖说:王红旗虽然是“全能”,但工作上既不大包大揽,也不放手不管。他总是把很多实践机会留给战友,自己从旁指点、协助,帮助战友在实践中迅速提高工作能力。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王红旗说,“我们的目光,必须要超越海平面,聚焦未来海战场。”
家人是坚实后盾
王红旗的家乡,在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王店子村。
上军校、到部队十余年,他的耳朵里,还时时想起父母送别时的那句嘱咐:“儿子,好好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了千万家,王红旗常常顾不上父母和自己的“小家”。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他很少能回乡与父母相聚,所有的思念和牵挂都寄托在电话和视频中。父母的两鬓又添了白发,眼角又多了皱纹,不变的是关怀的话语,亲近的乡音。
妻子王珊珊怀孕了。每次产检,只有妻子蹒跚着步履孤独的身影。“老公是军人,他特别忙。”遇到别人惊诧的目光或询问,王珊珊总是昂起头回答道。
“身为军人,就要随时投入战斗!”去年,王红旗参加东海舰队的一系列军事任务,值班、加班成为常态,直到儿子呱呱落地,他就在医院陪了妻儿一天。妻子产后,因肝功能指标不正常被转入肝脏科住院,他也只能在完成任务后,匆匆赶到病房陪护。谈及妻儿,王红旗愧疚地说:“儿子1岁多了。全是妻子照顾。这些年,真难为她了。”
做了父亲,王红旗感觉到心里有了微妙的变化。只要他在家,每天夜里都起来给儿子喂奶、换尿不湿。“我也很想见证儿子每一天的成长。只是,太忙了。”王红旗说,家人是自己心中坚实的后盾,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自己才能全力以赴。
■记者 徐志勤

抚顺市卫计委精心组织开展首个医师节庆祝活动
我市召开“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点评会
“中国胸痛大学”将更名 起名时考虑不周致公众误解
走进《云边有个小卖部》 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张嘉佳
全市财税运行和财源建设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王红旗:践行强军使命的淮北小伙
九江实验中学举行研学旅行活动
慈溪"烂尾"楼盘"悦城壹号花园"司法网拍 拍出14.336亿
警惕来路不明“业主群” 存套取个人信息风险
沛县警方启动整治交通安全“春雷行动”
“网络兼职”涉嫌违法又可能被骗
坐石乡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建设年宣传活动
苏州市再创省级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视点】抓党建促脱贫 强“三基”兴乡村
“八一建军节”社区文艺汇演
南城街道学生接送站年检实地考察工作完成
用延安精神铸造“宝塔消防铁军”
将文化与产品营销融合真正做好雅安茶
惠州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每班110名学生,问题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