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10公斤铅衣 争分夺秒完成“生命接力”

8月9日,一台肺移植手术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里,历经六个小时终于顺利结束了。这不是一台普通的肺移植,由于患者的“特殊”情况,医护人员要身着10公斤密不透风的铅衣、佩戴着厚重的铅帽、铅围脖进行手术,走下手术台时个个挥汗如雨,这已经是他们二十多天来第二次冒着辐射的风险,为刚做完放射性核素检查的患者进行肺移植手术了。
刚做完放射性核素检查就接到肺移植通知
今年50岁的尹亮(化名)在七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气促,经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伴肺间质纤维化。一年前,一次感冒让他的病情迅速恶化,轻微的活动都会出现胸闷、气促的症状,必须要靠吸氧维持正常生活。
为了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尹亮慕名找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求医,经过详细检查评估后,医生建议他考虑肺移植手术,这是唯一的出路。被疾病折磨了七年的尹亮,终于成为等待肺移植大军中的一员。
按照常规的术前检查安排,8月8日下午,主管医生给他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检查。而就在这时,家人接到了“肺移植手术”的通知,已经找到了适合尹亮的供体肺捐献者。对于等待移植手术的患者来说,合适的供体可遇而不可求,一旦找到就必须尽快完成移植手术。
但尹亮刚做完ect检查,放射性核素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代谢完全,这就意味着如果马上手术,医生、护士需数小时近距离接触患者,面临着受辐射的风险。
穿上10公斤重铅衣 争分夺秒完成“生命接力”
如何顺利完成这场生死攸关的“生命接力”?在何建行教授的指导下,移植团队最终选择利用铅制屏风,在手术室里搭建起一个临时的“辐射隔离区域”。
而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都要在里面先穿一件足足有10公斤重的铅制隔离衣。为了达到无菌要求,外面需再穿一件手术隔离衣,除此之外,还要佩戴一两公斤重的铅帽、铅围脖,整套装备下来,如同给医生、护士从头到腿绑了一身沙袋。
手术日当天一大早七点多钟,医生和护士便投入到术前准备工作,从调整体位、消毒、麻醉,到连接各种静脉注射管道,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另一间手术室里,在省红十字会的见证下,医院opo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向捐献者默哀致敬,随后,获取手术开始。
两间手术室,两组医护人员,共同为这场“生命接力”拼命奔跑。
尽管,两间手术室中间仅仅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但顺利获取供体之后,医生仍旧三步并两步,“捧”着这份珍贵的生命馈赠一路小跑送到移植手术室里。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手术医生将尹亮已“千疮百孔”的一侧肺脏取出,然后将供体肺放进他的右侧胸腔,进行气管、血管的精细吻合。每一分钟都与生死攸关,容不得丝毫马虎。手术医生聚精会神地盯着打开的胸腔,剪、切、缝……这些动作在负重10多公斤的情况下进行,实在没那么“轻而易举”。
而手术台上配合的护士则要按照医生的需求选择、传递各种器械,一个体重不到百斤的小姑娘,同样穿着10公斤重的铅衣工作,并且要保证每一次传递精准到位。
在室温26℃的手术室里,医护人员身穿10公斤密不透风的铅衣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汗水湿透了里面的衣服,他们却全然不觉。当供体肺终于在新的胸腔里面开始发挥作用的那一刹那,医护人员如释重负。
手术主刀医生之一的广医一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徐鑫从手术室里走出来时,额头上满是汗水。他匆匆换下湿透的手术衣,又继续投入到另一台手术中去……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韩文青

市农委开展专项督查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战
乡村工艺之旅兴起
向伟雄赴屈原督导调研农村“空心房”整治
携手行业巨头进军新的领域——中国(资阳)电气连接器产业推介会暨发展论坛侧记
市民、游客:倡导文明出行值得点赞!
穿上10公斤铅衣 争分夺秒完成“生命接力”
新《会计法》实施 后会计证时代到来 新《会计法》解读
罗增斌前往城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调研卫生与健康工作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到松北区专题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大型现代戏《花落花开》将在肥上演
[金牛区]金牛区召开第二届政府督学聘任工作会
晋城:大雪来袭,他们为平安护航
象山大道问题井盖开始切缝维修
犍为县:罗城古镇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特色小城镇
宁津县交警大队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百日行动
宁波与贵州安龙达成产销合作 将优质黔货带出大山
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强企名单首次出炉我区龙盛卧龙入围
朝阳街道信访接待中心投入使用
恩施州邮政局全力保障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
大川头镇圈场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