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亩橘园绿油油。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文笃祥 蒋昆志)在回龙圩管理区,流行着这样一句民谣:“娃娃上学堂,小伙娶新娘,老乡盖楼房,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靠柑橘来帮忙。”这是管理区坚持产业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所呈现出来的生动写照。
技术人员到橘园现场指导。
走进神仙洞办事处神仙洞村,远远望去,万亩橘园郁郁葱葱,白色淡雅的柑橘花竞相绽放,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橘香。种植大户卢益高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橘子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像这种花,它可以疏开,就是人工有意抹去一部分橘花,以减少消耗营养,保证保留的花果汲收更多的营养。”作为神仙洞柑橘合作社的负责人,卢益高做起来头头是道,显得比别人更有经验。他告诉记者,柑橘生产的春季保花是“四保”中的首要工作,必须加强开花期前后的栽培管理,做好有关的保花保果工作,调节花果数量,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
肥料和橘苗免费送给橘农。
为抢抓好时节,管理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深入橘园,现场指导橘农壮花保果、剪枝去梢、科学施肥,保障今年柑橘丰产丰收。同时,入春以来,管理区开展了柑橘黄龙病统防统治行动,免费向果农和贫困户发放无病毒优质橘苗、农药化肥,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橘园,现场指导橘农种植柑橘。
回龙圩的橘子又红了。
回龙圩管理区农业委主任欧阳松林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已经发放无病毒柑橘苗105万株,全区补种柑橘苗面积达1.2万亩。他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回龙圩管理区坚持产业引领,狠抓品种市场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主体化、产业多元化。在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区成立了10家柑橘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尤其是贫困社员提供柑橘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目前,管理区形成了十万亩橘园规模,年销售柑桔26万吨,年产值13亿元。全区所有贫困户都有3亩以上橘园,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
卢益高说:以前贫困户收入是一千多,现在经过我们合作社品改,基本上收入达到了4千多元以上。
村民富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管理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规划,科学整合涉农资金,加大乡村水、电、路、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家庭卫生各自“承包”、公共卫生统一“外包”、果园卫生“分包”,三管齐下,做到了果园变公园,农村变花园。与此同时,管理区还利用连片10万亩柑橘的优势,引进客商在回龙湖建设四季花海、完善游乐设施,在高尚湖建斗牛场、搞丛林探幽,开发橘园采摘、农事体验游。通过农旅结合,打造“橘乡”品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回龙圩样板模式。
回龙圩管理区党委书记赵文旺和他的“百年品牌”。
“大力振兴乡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组织群众参与,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回龙圩管理区党委书记赵文旺的一席话,说出了回龙圩近些年来建设和发展的真谛。
潇湘短论:传统产业绽新芽
唐小莽
说起回龙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柑橘,想来想去,可能还是离不开柑橘。
的确,柑橘一直以来都是这里的传统产业,自然也是支撑这里的拳头产品。难怪这里的人都说: 娃娃上学堂,小伙娶新娘,老乡盖楼房,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靠柑橘来帮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把这样一个拳头产品做出新的花样,让传统产业绽放新芽,让喜新厌旧的人们总是“看得上”回龙圩的柑橘,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另想办法了。因此,技术人员下村,改良新的品种,让同一个橘园不断长出不一样的橘子,满足人们不一样的需求,就成了每年必做的一件大事。这样下来,即便永远是橘子,大家照样也会说,回龙圩的橘子就是不一样,就是好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回龙圩的品牌常做常新,橘农的腰包越来越鼓,回龙圩的柑橘照样也能做成“百年品牌”!
谢红心主持召开全县乡镇、园区经济发展专题会
北大教授王余光:坚持纸质阅读 经典熟读成诵
以责任追究压实生态环保责任
城市公共设施频遭破坏 伤害城市文明
高新区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八大攻坚作战图
【潇湘春早·回龙圩篇】13亿元的“橘乡梦”
“美丽南京 我是行动者”雨花台区“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城管执法国庆不“打烊” 全力维护市容秩序
我们的节日▪中秋‖红星街道开展中秋活动
市纪委监委开展迎“七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通知
丰收节遇采摘节 崔庄游客翻番 600年古枣园做出新文章
大学新生过安检遗落入学通知书 铁路民警挨个寻查找到失主
三亚抱安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招蜂“落户”割蜜增收
小美高考600分 一妈俩姨争够呛 学医学法学师范
我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接受考核
改进会风作风 开阳将每月首周定为“无会周”
两个儿子十几岁时离家谋生,成家后对父母关心不够 父母起诉要儿子每月回家一次
台州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社银联通”工程
省督查组到巴中市督查宽带基础建设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