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临近春节了,那些流落街头人员怎么过?心系弱势群体的市民政部门建立五项机制保障他们安全过冬、平安过年。
主动发现机制。以公园、客运中心、建筑工地等流浪人员活动区域为重点,组织全天不间断拉网式巡查,重点做好夜间及降温雨雪天气等特殊时段巡察救助。市救助站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守制,确保进站受助人员随时有热饭吃、有热水喝、有御寒保暖用品。
医疗救助机制。与3家医疗机构建立定点救助协议,按照先救治、再结算原则,为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危险传染病人等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得到及时医疗救治。入冬以来已累计实施医疗救助61人次。寻亲返乡机制。综合运用dna信息比对、站际甄别救助、互联网+寻亲等方式,借助全国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救助寻亲网等手段,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服务。先后帮助34名长期滞留在站的走失老人、精神疾患人员回归家庭。
物资供应机制。储备棉被、大衣、毛毯等御寒救灾物资3000余套,并做好日常规范管理;与供应商签订代存储协议,大米、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物资,需要时直接使用。
源头预防机制。对全市流浪乞讨返乡人员、易走失的分散供养五保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精神疾患人员等四类人群进行摸排梳理,为这四类人建立专门工作档案,做到个人信息、家人信息、联系方式齐备。对重点人员开展上门走访,与其家人建立沟通渠道。同时,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救助服务网络,加强对上述人员的跟踪救助。
(记者张顺林通讯员包剑文)
扬大教授研发“车用无级变速器” 更节能减排填补国内空白
相山区“四个力度”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全市学习有关会议精神:领改革风气之先 立开放波澜潮头
河南省2018年中考政策出台!八类考生可享受加分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
我市建立五项机制“温暖”流落街头人员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陈敏尔出席并会见杨伟民 唐良智主持 张轩王炯参加
执勤新兵助丢票父子乘高铁回家
三明举行公开销毁缴获制毒化学品及制毒危废物品启动仪式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新格局
系列专题片《影像40年》国庆期间播出
永兴县便江、湘阴渡2个街道获正式批准
凌海市举办首届绿色环保家居建材展
碁山二小多措并举倾力打造“七色光”幸福教育
交行人的责任与担当
刘曙光到寿光参加指导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浙东新闻联盟开启“新三农”宣传
闽东 “金凤凰” 丰羽翼展新姿
2018世界电子商务大会启幕
扎根乡村,他因地制宜为特色产业扶贫“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