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玩”起生物克隆技术


省内有这样设备的小学 这是第一所
    本报讯 生物克隆技术,很多人都会觉得“高大上”。而在西湖区的大禹路小学,一帮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居然就“捣鼓”起了这项技术。能做这样的事,关键就在于学校新投入使用的生命科学实验室。小学有这样的设施设备,据初步了解在浙江省内还是第一家。
    实验设备都很专业 第一项任务是克隆菊花
    实验室设在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教学楼的二楼。20多平方米的里间,是实践操作区,里面设有各项专业设备,小的有移液枪、灭菌锅等,靠墙有柜子形的无菌操作箱、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等,各类装着液体的瓶瓶罐罐一应俱全,整个区域通过紫外线消毒实现无菌化。
    学生进入实验室很有仪式感,要穿上白大褂戴上无菌手套。“学生可积极了,都说要进来看一看。”科学老师陈金冬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她说,目前刚开始使用,学校成立了以高段学生为主的生命科学社团,学生目前要进行的是植物克隆。
    “我们选择了菊花,因为它长势较快,通过选取其中一小段茎叶,经过实验室操作就能培育成一株菊花苗。”陈金冬说。从现场的瓶子里来看,植株长势不错,已经有五六厘米高。按照理想状态,植株长到一定阶段后将移到室外自然环境下种植。
    校长陈伟泉说,后续还会开展百合、风信子、金钱莲、蓝莓等的培植,学校计划在校园中专门开辟一块小农地种植这些克隆植株,让更多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也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一棵科学的种子。”
    不担心小学生理解力 正编写小学生基因科学教材
    据了解,实验室将面向西湖区开放,尤其是周末,区少年宫的生命科学课也到这儿上。
    小学生对这些“高大上”技术能理解吗?西湖区科技总辅导员陆维老师笑着说,真别小看了小学生!现在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占较大比例,“但以往的科学课,只能以理论或简单小实验、小体验的方式学习生命科学知识,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观察小生物,知道浅显的生命科学知识的层次上。”
    陆维说,现在的小学生经常能够接触到各种生命科学知识,最简单来说,《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就是生命科学的产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究欲望强烈,只有不断提高实验配置,才能满足学生需求。
    为了提高研究专业性,西湖区还邀请浙大生命科学的专家进校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指导工作。目前区里科学教师团队也正在编写小学生基因科学教材,筹划出版。

楼区城管主动作为 全力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中秋小长假期间,南通机场运送旅客约2万人次
公交车上老人突发心脏病交警开辟绿色通道急送医
【暖新闻·江西2018】婺源汪嘉乐:身残志坚 用拳头“打”出一片天
十堰交警启动新一轮违停整治攻坚月行动 将持续至7月下旬
小学生“玩”起生物克隆技术
哈尔滨市开通机动车排放管理网上公众号 预约检车更便民
用机制保障文明创建常态长效
市住建委专题部署2018年全市建筑工程管理重点工作
低温楼改造近尾声
岷山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动员会议
霞浦溪南半岛高科技机械装备制造园区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约30%
第十六届省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让梦飞翔》解说词(节选)
公交司机王贤进拾金不昧
19对金婚银婚夫妻成文明标杆
5分钟生死时速:胎心减速、脐带绕颈 医生合力创造生命奇迹
徐州经开区晓山社区成为首批省级创业型社区
宁德市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各地一月份“两违”综合治理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新区党群工作部】柳东新区青少年宣讲达人比赛成功举办
政企、政资分开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