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文江镇黄泥村扶贫工作散记


民间流传“三鹦朝北斗,狮象把水口”说法,说的是醉美山水间,站在高县文江镇自治村的七星山上,远眺大山能看见“三头鹦、一头狮子、一头大象”的传说,都是先贤圣人们不能克服山脊恶劣自然环境,对祝福人们平安生活向往的心理寄托。该镇黄泥村人守着先辈的美好愿景,占有一头鹦、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的恶劣地形,却始终在平安和贫困线上挣扎。
“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句”声中,在“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高县脱贫攻坚的总动员令和决战决胜声中,在黄泥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涌动着一股充满自信战天斗地的热潮——拨穷根,该村正日益成为群众宜居宜业、幸福满满的美丽家园。
一条道路寻梦脱贫
8月16日,伴着小雨与太阳交替出现的初秋,黄泥村的“水”路、公路、产业路、网络路,再一次让我们采访组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是黄泥村人脱贫道路上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自信通向成功。“一水二路三产业是黄泥村的总思路。”该村支部书记张自勇的话道出了黄泥村人在发展道路上勇毅笃行的高度自信。千百年来,清清南广河水虽说从该村花生包组旁边向东流去,皆因山高陡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黄泥村人缺水的现状多年来始终无法解决。几年来,在脱贫路上该村投入338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将在8月30日前全面竣工。如今行走在该村阡陌之间,在3米至4.5米宽的村组公路和0.8米至1.5米群众生活生产便道旁边,遍地都安装得是村民生活饮用水管,如毛细血管状延伸到群众到家中。同时,投入124万元集中整治了4口山平塘、8口抗旱池和几千米灌溉渠,彻底结束村民靠天吃饭的艰难历史。
淅淅沥沥小雨中,我们来到龙背湾组朱德军家,老人已学会了用孙子朱和炜的手机,与远在浙江医院当护士的孙女朱和林进行微视频边聊天边折花生。连接世界,沟通中外的网络高速公路在这里,实现和完成了对思念亲人的无缝隙对接。公路从虚拟到现实,截至目前该村已经打通12公路左右的村组公路,其中已硬化出口新胜村和接入文趱公路等村主干道共6公里左右,联户路、入户路全村已经达到70%,生产路已经覆盖全村面积的80%左右,圆了全村人们的公路梦。
“一园三带”的产业规划已经在全速进程中得到实现,以龙背湾组和花生包组上半组为中心的蚕桑产业园,发展路上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新增了200亩、300亩、300亩,加上原有零星500亩,千亩蚕桑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依托本地云州茶厂而把高海拨的该村千斤榜组和田竹林组,与自治村和新胜村接壤的部分打造成茶叶产业带,在升级原有300亩茶园的基础上已经又新增发展了200亩。同时沿河加大传统竹产业和生猪产业带的巩固发展,特别是生猪产业确保实现全村人均出栏1.5头生猪。

九龙坡:地通道积水 他徒手清掏
宁夏银川:在线实时监管互联网医院
我市首班途经港珠澳大桥跨境巴士发车,记者跟车体验—— 自助通关仅需10多秒
高新区质安站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宿州市试行网上商城政府采购新模式
高县文江镇黄泥村扶贫工作散记
协合乡传达学习区委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如东县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关于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举报受理转办的情况公示第34批
市种子管理站开展2018年秋季农作物种子质量“双随机”监督抽查
我市全面整治制砖生产企业
金安区聚焦“舌尖上的安全”加强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企业频频出招 招聘会竞演“人才抢夺战”
晨之巢湖 风景如画
绍兴大统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关于绍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除四害药品 采购项目的的公开招标公告
我省今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
郑州报业集团家属院混凝土道路、围墙维修招标公告
网罗天下(2018-06-21)
天津华夏石雕艺术博物馆开馆 免费向市民开放
山东派专家赴寿光灾区 指导接种新菜、建智能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