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在梁园开花结果


  核心提示
冒着寒冬的雪,淋着盛夏的雨,一年多来,梁园区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务实为民、突出成效的决策和部署,走出机关,走进乡村,走向田间,走近群众,用真情和执着推动“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在梁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件件实事摆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发自内心的为干部们点赞,称赞“三·五”基层工作日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爱民日”。
眼下,在全区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梁园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马上办抓落实”的作风坚持“三·五”下基层,把精力和干劲凝聚到当前正在强力推进的脱贫攻坚上,凝聚到正在强力推进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凝聚到正在强力推进的百城提质工程建设中,凝聚到快速打造我市高铁枢纽经济核心区、先行区上来……
7月5日,是“三·五”基层工作日,当日,市委9个督查组共督查了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9个行政村,在随后编发的督导情况通报中有这样一段: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按照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涌现出一批工作开展积极、开展活动载体丰富、真心实为群众办事的党员干部……如梁园区刘口乡党委书记祝玉波,与所在联系村新任村“两委”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健康扶贫走访,还为3户贫困户协调解决了救助补助金,为辖区内池塘、沟河等危险地域竖立警示标识14处,发放安全教育宣传册100余册……
坚持“逢五”下基层服务群众的祝玉波,只是两年来梁园区各级领导干部持之以恒认真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坚持推进“马上办抓落实”制度的一个缩影。眼下,走进梁园区每一个村庄,目之所及,都是“三·五”基层工作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水泥路连接着千家万户,文化广场和整洁的村道两侧,描绘着十九大精神引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繁忙的扶贫车间,盛满了贫困人口靠双手摆脱贫困的故事,肥沃的黄土地上,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梁园区干群普遍认为, “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工作效率,转变了干部作风,激发了爱民情怀,已在梁园大地开花结果!
火热的土地火热的爱!群众说,逢五就像赶大集,干部们把丰富的爱无偿送给老百姓。
十九大春风浩荡,梁园大地天蓝水清万紫千红,一组流动的画面蔚为壮观。
雪花纷飞,千余名党员干部行走在白茫茫的村庄里,穿梭在困难群众、困难党员与贫困户之间,把过年的物品和慰问金送到老百姓手里,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在眼眶打转。
春寒料峭,冰河未开,区“四大班子”带队走进黄河故道植树造林,故道上多了一抹绿色,添了一道风景,一面面红旗在森林深处就像一团团火焰,激情澎湃,那一刻,故道逢春生机盎然。
桃花开,杏花败,遍野麦苗如毡如画,全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水池铺的辣椒、孙福集的莲藕、刘口乡的桃园、双八镇的草莓,四面“旗帜”在肥沃的黄土地上迎风飘扬。那一刻,老百姓的脸上挂满了希望。
脱贫攻坚的征途号角嘹亮,解决了“两不愁”,实现了“三保障”,铺平了“连心路”,建起了“暖心房”,栽下了“常青树”,打造了“文化墙”,梁园群众的心坎上,飘荡着幸福的歌。那一刻,贫困户的心里洋溢着幸福……
一组闪光的数字见证着一个艰辛的历程:
今年4月至5月,全区244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全区1700余名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举行集体宪法宣誓活动,全区320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以加强。
今年上半年,区“四大班子”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区委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带头,主动下沉一对一联系行政村,共走访群众36438户,帮助群众办实事1081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081起,征求意见建议461条。建立了定期调度制度、四级督查制度,每月5日、15日逐村(社区)专项督查,建立了“三·五”基层工作日联系员微信群、督查工作微信群和覆盖至村干部的微信群。
水池铺乡党委、乡政府按照“三·五”基层工作日和“马上办抓落实”工作机制要求,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推动全乡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带动周边乡镇辣椒种植面积10多万亩。另外,建设辣椒收储冷库98座,辣椒收购点160多个,辣椒运输车340多辆,辣椒切片、腌制加工点26个,直接参与辣椒分拣、加工收购运输人员6000多人,整个辣椒产业实现增收3.7亿元。小辣椒火了老百姓的生活,先后被中央新闻联播、新闻30分、河南新闻联播同步报道,并在《河南日报》头版刊发。
双八镇在素有“草莓基地”的代庄村划归示范区后,重打鼓另开张,依托105国道精心谋划新的草莓园区,在中村、西村和南村打造了万亩草莓园,优化品种,科学种植,春节前夕,甜甜的草莓走向市场,迎来众多市民和周边群众蜂拥而至,尽情采摘……
火热的帮扶火热的情!村干部说,逢五就像“演唱会”,干部们送来的都是激昂澎湃的“爱民曲”。
有人这样比喻,在商丘,“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和“马上办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的“双轮驱动”,是“好车加好油,好马配好鞍”,日行千里,动力十足。
在梁园,这动力犹如铁臂,推动着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立竿见影,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提升乡村综合实力。今年,梁园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确立了乡村振兴“5566”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一带三线两基地”特色主导产业建设,形成了一批以辣椒、山药、莲藕、草莓、桃果、苹果、蔬菜大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种植专业村,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人居环境得以改善和提升。结合梁园区实际,制订了《梁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健全了乡村卫生保洁机制,组建了乡村专业保洁队伍。今年上半年,清理垃圾杂物9.3万立方米,拆除残墙断壁755处,绿化村庄1.7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村民广场、乡村集市、中小学校等场所卫生公厕建设,全区累计改厕3883户,新建公厕45座。7个乡镇完成了集镇区改造工程,9个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打造了17个水污染防治示范村,村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不遗余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上半年,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把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投入856万元,高标准建设“扶贫车间”22个,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区212家企业聘用贫困人员进厂务工;实施公益岗位扶贫工程,提供卫生保洁、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3200多个;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医疗救助4521人535.6万元;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资助学生866人;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为180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54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200人的脱贫任务。
孙福集乡高度重视“三·五”基层工作日和“马上办抓落实”工作机制,采取积极措施,有声有色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创新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家园”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打造了全乡上下积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良好氛围。
观堂镇瞄准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美丽、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之路,经济指标连年攀升,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今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观堂撤乡建镇,实现了华丽转身,阔步走进新时代。
刘口乡当店王村实施“九大工程”,“六改”入户到位,扶贫车间矗立村口,村文化广场高端大气,铺修了街道,安装了路灯。还依托村北的林洋光伏发电站开发油用牡丹、葛花、绿化草坪等产业,种植500亩“羊肚菌”,实事做了一件又一件,1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全村每年增收近1000万元,实实在在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火热的乡村火热的心!困难户说,逢五就像“过生日”,干部们把甜蜜的蛋糕送到贫困户的餐桌上。
在认真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过程中,在全面推动“马上办抓落实”工作机制的征途上,在大力推进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的氛围里,梁园区找到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答案。
两年来,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和部署,围绕区里重点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建立了“三·五”基层工作日和“马上办抓落实”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每项重点工作要作出承诺、拉出节点,实行工作交办单、情况催办单、责任追究单“三单”制,坚持一周一通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点评,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结合“三·五”基层工作日和“马上办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梁园区向全区领导干部吹响了“干在前走在前”的奋斗号角,唱响了“群众无小事、民生大于天”的爱民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抓铁有痕,合力攻坚;务实为民,无私奉献”的梁园高铁精神,在务实为民的大道上,锻造了一支“铁肩担重任、铁心攻难关、铁手打硬仗”的铁军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梁园区加快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常办实事、多办好事’,这是梁园区领导干部铭记心中的‘座右铭’,也是考验领导干部执政为民本领的‘试金石’,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的‘一杆秤’。谁做不到,谁就会被时代淘汰。”区长薛凤林说。
八八街道办事处市民刘玉英的房子因高铁建设被拆除,全家6口人生活困难,办事处出钱帮助她家租了房子,每逢“三·五”基层工作日和重大节日,办事处领导带着礼品和慰问金去看望他们。去年9月,她们领到了新房的钥匙,带着老人搬进了新家。刘玉英逢人便讲:“百年老屋换成了电梯洋房,日子真是越来越好。”
刘口乡当店王村53岁的王同志双目失明,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家里搞养殖,一个人养了七八头母猪。说起王同志养猪,很多人都不相信,养猪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是一个很平凡的活,但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王同志说,没有政府的帮助他就是一个废人,这两年,区长薛凤林带着乡干部三天两头来他家,送饲料、送技术,帮他把猪圈建在家门口,村干部经常来帮他喂猪,现在,他养的母猪两年生三窝,每窝十多头,成了村里靠双手脱贫致富的典型。
王楼乡现年54岁的仝端化身患肺气肿、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大儿子、儿媳是重度残疾,小儿子也身患重病,家庭极度困难,是小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月15日上午,梁园区政府办及区直单位帮扶责任人、王楼乡机关帮扶责任人和爱心群众一大早就来到村室,为仝端化爱心捐款1万多元。接过捐款,仝端化的爱人热泪盈眶,她哽咽着说:“谢谢各级领导对俺家的关心,感谢党的好干部。”
心中有人民,天天都是“五”。眼下,在梁园,“三·五”基层工作日已不再是规定的日子,早已成为惯性动作和自觉行动,领导干部坐办公室的少了,不是在村里,就是在去村里的路上,不是在群众家里,就是在村头的田野里,脚步匆匆,汗水如雨。

把稳节奏,步步为营,再战再捷—杨军市长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作重要批示
周乃翔李亚平周伟强等会见出席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港澳委员
第二届钱塘江文化节在杭州开幕
利州区用活旅游资源强化脱贫动力
宿州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助力宿州高质量发展
“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在梁园开花结果
平桥区发挥统战优势助脱贫
椒江率先启动“红色物业”计划
科头乡部署“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年”活动 打造作风优良干部队伍
文明交通志愿者:石春荣
泸州长江六桥主桥水上施工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崇尚英雄教育应成必修课
阜阳颍东狠抓城建不放松
开封市公安局关于有奖举报涉黑涉恶线索的通告
旅顺口区水师营蔬菜种子研究所成为我市唯一蔬菜果树育繁推种子企业
2018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的通知
小沙东海战纪念地:缅怀革命先烈
市领导检查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盂县非遗展演展示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