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35岁的孙晓磊回了趟家看望妻儿,第二天又踏上了返回黑龙江鸡西的列车。鸡西市供水工程即将收尾,任务十分繁重。
“作为一名水电人,与家人聚少离多是生活常态。”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孙晓磊先后参与过贵州涟江团坡水电站、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每次回家探亲都是来去匆匆。
水电工程几乎都是位于深山老林,远离都市繁华与喧嚣。每一次回到丹东,孙晓磊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来适应城市节奏,刚刚适应几天,又要远离家乡,回归僻静与寂寞。
2009年到2014年,孙晓磊参与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的建设。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位于湖北潜江市与天门市交界处,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唯一的控制枢纽,主要作用是抬高水位、发挥灌溉效益。这项工程的建成,让78公里渠化汉江变成了库区,航道由原来的四级提升为三级,通航标准由300吨提升到1000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打开中国水网地图,“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恢宏气势扑面而来。纵贯大半个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历经50年规划论证、10余年艰辛建设,数十万工程建设者和近百万移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和默默牺牲。“南水北调”不仅是我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设施,也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与历史、文化、自然相结合的超级生态工程,更是一个长久的民生工程。这样一个世纪工程,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很荣幸。”孙晓磊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困难的,是穿黄工程建设。如何在黄河周边软土富水条件下建造地下隧洞,是世界级难题。“工程人员花了整整6年时间,其间的艰难和困苦,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孙晓磊回忆说。孙晓磊的孩子,是在他参与“南水北调”工程时出生的。“回想起来,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让我倾注了青春时代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热情,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独特记忆。”
孙晓磊告诉记者,即将投入使用的黑龙江省鸡西市和七台河供水工程,将解决这两个城市居民的吃水问题。鸡西市和七台河市是我国唯一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的地级市,缺水和水质差一度严重制约两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保证用水,家家有水箱成了鸡西特色。水箱长期使用内壁积垢,极易造成二次污染。”2013年11月,鸡西市和七台河市供水工程被黑龙江省政府列入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工程总投资34.5亿元。孙晓磊所在的单位负责输水干线三个标段的施工任务,他担任总工程师兼安全总监、项目经理。
一进场,孙晓磊就发现工程的难度很大。当地的岩石硬度极差,几乎是一碰就碎、一放炮就塌方。几天过去,工程近乎毫无进展,愁坏了孙晓磊和同事们。作为项目带头人,孙晓磊带领项目部技术团队马上投入攻关,最终决定采用联合支护工艺,用中空注浆锚杆、工字钢支撑及网喷取代原设计的大管棚支护。针对塌方段,采取多序、分层回填灌浆的处理方式,应用小导管超前灌浆等手段应对塌方,确保施工安全。八标段二号加压泵站所处地区地下水位高,工程无法继续。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时,孙晓磊想到了“轻型井点降水法”和“明排法”结合的办法,在泵站周围15至20米布置数个抽水井同时作业,将地下水排到一个积水潭中,确保了按期完工。黑龙江位于高寒地区,秋冬季施工条件恶劣,工期压力大。孙晓磊带领项目部团队经过反复研究,打破常规隧洞衬砌程序,制定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施工程序,克服了恶劣天气影响,如期完成了施工节点目标。“再过几个月,鸡西和七台河两市的百万市民就能喝上放心水啦!”孙晓磊说。
齐艳辉 记者 王抒婧
解放思想关键在领导干部
世界名塔为中国春节亮灯,全球目光聚焦广州花市
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东营地方党史展
顺河回族区道德模范事迹宣讲会开讲
医疗服务进军营共叙军民鱼水情
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水电人
蕉城区洋中镇凤田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得
我市一医学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在“五个突出”
亳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有了“行为准则”
部分旅行社将出境游保证金挪作他用 游客回国要不回
船舶搁浅9名外籍船员被困 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迎风救援
我市代表团赴江门学习考察
茶山:城管分局多措并举打好“蓝天保卫战”
如辉爱心团队助力贫困户走上幸福路
扬州CPI连续8个月处于“1时代”到底哪些涨了哪些跌了
章松在望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旺苍县破障碍去烦苛优化营商环境
@出国留学的小伙伴,喜提9月开学季,这里有十条领事提醒了解一下?
第八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