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渔网变身循环产业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莹 通讯员 刘晓爽 王从帅)走进赣榆区柘汪镇棘荡农民创业园内,映入眼帘的的是堆积如山的废弃渔网和缆绳。现场负责人林凡波介绍,该创业园占地约200亩,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个农民创业园建成以后,将成为苏北最大的村级农民创业园,也是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产业园。
据了解,西棘荡村为实现产业绿色发展,给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棘荡片区尼龙加工行业提档升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以村集体投资的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建设柘汪镇棘荡农民创业园。
笔者紧随工作人员来到一个污水池边,看到污水池里池水黑乎乎的,深不见底,水面上飘散着零零散散的塑料绳。林凡波告诉笔者,这个园区不仅仅是个农民创业园,同时也是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可日输出2000余吨,产生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而且棘荡片区尼龙颗粒加工产业都将搬进园区,实现高效集约生产,并将在新的生产线上开发出多种新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随后笔者来到生产厂房,看到数个巨大的机器正在忙碌的工作着,一摞摞已经加工好的塑料颗粒装袋摆放整齐,粉碎加工的声音不断响动。笔者看到工人将废旧渔网通过分解、粉碎等一道道加工程序,最终形成了一粒粒的塑料颗粒。车间工人告诉笔者,不同的渔网和缆绳生产不同的塑料颗粒,包括有尼龙、聚乙烯、聚丙烯颗粒。目前棘荡创业园已吸纳原颗粒加工户109户,分布在棘荡东西片区,已有35套设备,平均每月处理3000吨废旧渔网及缆绳,年生产颗粒5万余吨,
在临近下班时间,准备回家的李大妈讲道,“这个厂好啊,我这么大岁数,出去也找不到工作,现在厂不仅离家近,而且每天工资有100 元呢。”
据林凡波介绍,李大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棘荡片区屡见不鲜,其中粉碎工人工资每月可达6000元。而且创业园在棘荡片区原有的尼龙颗粒加工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深加工、精细加工规模,提高产品价值,将吸纳周边从业农民1600人左右,促进农民二次创业,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惠州发布等平台报道图片展 数小时点击量超48万
宿州: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
2月22日,“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最后一期!
农工党市中心医院支部志愿者来到尉氏县冯村义诊奉献爱心
合肥知识产权局探索专利案件行政调解新模式
废旧渔网变身循环产业
危急时刻显身手正能量温暖人心
王益区召开“三变”改革暨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推进会
嘉兴市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暨“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桐乡召开
邵阳市公安机关开展无违纪警队创建活动
市残联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项目拉练和项目工作推进会精神
振兴崛起新昔阳
确保整体完成“五路一河”拆迁工作
托举百姓幸福梦!岳阳楼区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陕西近两年来又投入31亿元治理渭河 让“母亲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学习道德模范】王英杰: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医护到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张掖将对8条老城区道路进行改建
党员干部献热血
高温黄色预警持续生效!今日最高气温或将升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