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晋城】青莲寺:千年古寺藏深山


青莲寺无影塔。(资料图片)
  穿越晋焦高速公路丹河大桥,顺碧波荡漾的丹河水而下,千仞绝壁的大山间,形似双乳奇峰隐约耸立。在通往珏山景区的盘山旅游公路行驶约15分钟后,车停靠在硖石山脚下,并不宽敞的路面不见穿梭的旅游大巴,沿途没了蜂拥步行而上的游客。远处原本伟岸的山峰,在浓雾中让人难辨轮廓。原来道路两旁排列有序的商贩摊点没了踪影,四周是那样的寂静,呼吸声、脚步声成为仅有的声响。
  青莲寺分古寺、上寺两院,古寺居下,上寺与古寺由500多米山道相连,上下相望,暗合“藏”的意境。作为青莲古寺的标志,身形巍峨的藏式舍利佛塔映入眼帘,位居山腰的青莲上寺轮廓若隐若现,浓雾中宛若仙境。“这时候来青莲寺,可真是难得的清静啊!”随同前往的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科长张建军对青莲寺历史了如指掌。
  “晋魏河山第一奇,青莲云涌出天池。”张建军说,1570年,曾多次来青莲寺游览的明万历年间户部侍郎王国光,将自己的诗作手书碑刻于珏山。距寺不远的浮山,是远古传说“女娲补天”的发生地,至今有娲皇窟存在。拾步登上青莲古寺广场,放眼望去,丹水若带,珏山如屏,依山面水,清静幽雅。远有浮山为邻,近有珏山对峙,青莲寺就象浴着芳香的隐士,深深藏在硖石山的幽谷中,应验了“天下名山寺占多”的俗话。
  青莲寺创建年代可追溯至北齐天保年间(550-559),隋唐时期已达一定规模,与少林、法门比肩而立。曾几何时,“山田百顷,僧众七百,钟鼓之声与天籁齐名。”创建者为北朝高僧昙始、慧远,并先后成为全国宗教领袖。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慧远即远从甘肃敦煌来青莲寺出家为僧,可见青莲寺声名之盛。
  结论并非仅靠推测,而是有文物所佐证。上世纪90年代初,晋城对青莲上寺后大殿遗址进行清理时,发现一块“龙华造像石”。这块高约30厘米,宽约45厘米的近乎正方形的造像石碑身正面,清楚刻着“大齐乾明元年(560)……藏阴寺比丘昙始共道十五人等,敬造龙华像一躯”等7行64字。
  青莲寺重建于金泰和元年(1201年),当时的寺名为“福岩禅院”。据寺内所藏碑刻《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记载:“古青莲寺,寺额咸通八年所赐也。寺之东五里,古藏阴寺,即北齐昙始禅师之所建也。祖师慧远,器识弘伟,风神爽澈,昙始见而度之”。碑文提到藏阴寺与昙始、慧远,而北齐石刻正是藏阴寺之物,为昙始禅师所造。
  原来,青莲寺东五里的珏山下原有藏阴寺,为慧远师父高僧昙始所驻。藏阴寺处珏山之阴湿,当丹河之怒波,风侵雨蚀,十分不利,所以师徒二人另择佳地而建,遂有今之青莲寺。
  青莲寺出土的这块密宗文物石刻,随即在国内考古界引起轰动。经著名佛教考古学家罗昭教授考证,这件密宗文物石刻,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密宗实物。这块有1400多年历史的北齐石刻告诉后人,由于长期战乱,古藏阴寺在金代已基本被历史湮没,被当时僧人发现并收藏在新建的青莲寺内才得以留存至令。

遵化:“公益课堂”助力艺术扶贫(组图)
七大方面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马杜罗夫人等4名委内瑞拉人
暑运成都东站发送铁路旅客600万人次 本周迎学生返校高峰
长春蓝调倾城社区举办春季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魅力晋城】青莲寺:千年古寺藏深山
市民航局开展“灭蟑行动”初见成效
雨湖区:督查餐饮油烟整治 打好蓝天保卫战
人社部要求各地做好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市长热线回音(2018年9月12日)
第十届北京菊花文化节将于8日正式开幕
食博会 强了产业——喜迎第十六届食博会系列报道之一
“在河之洲——潘小庆作品展”在锡博开幕
海州湾社区举办知识竞赛活动
伙同他人克隆信用卡套现获刑
22年警龄的“老交警”连轴值勤17个小时:这是职责所在
井研3企业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
深圳体育发展纪录片正式筹拍
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基地在路北区揭牌
不发防暑降温费?罚! 青岛一家企业被劳动监察部门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