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大通开拓进取谱新篇 砥砺奋进写华章

大美青海东北部、巍巍祁连山南麓,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大通,在30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回、土、藏、蒙古等26个民族46万各族儿女相濡以沫,守望相助,用智慧和汗水共筑“幸福大通”,共建和谐家园。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大通县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大通改革发展新篇章。
稳中求进共谋发展
深化改革力求创新
推陈出新,结构优化显活力;如火如荼,百业俱兴新气象。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双新公路和大湟公路”设施农业带。建立优质高产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18个,面积达5.5万亩。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种植优质饲草17万亩,全县肉牛、肉羊出栏数分别达到10.5万头和17万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26万吨和0.29万吨。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培育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222个,总量达到1403个;培育家庭农牧场48家,总量达到290家,现代农业“大通模式”发展成果继续扩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2017年共投入各类农业机械7.9万台(套),机械整地67.38万亩,机械播种41万亩,机械收获47.08万亩。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探索绿色化生产、精益化管理和市场化发展之路,全力打造“西宁-大通沿北川河”千亿元综合产业经济带,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区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北川工业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型发展,协调园区开展土地征收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全力推进“桥头-东峡-向化和桥头-城关-宝库”旅游服务带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互联网+景区”建设、观光旅游、冬季冰雪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开发成效明显。借助东西部合作建设契机,高标准打造窎沟片区乡村旅游产业园。建成县乡各类市场25个,商业面积达19.54万平方米,金融、保险、中介、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四级医联体改革成效显著,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果,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等4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工青妇改革、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 2项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年度承接的26项改革任务及自主创新的9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优先统领全局
绿色发展贯穿始终
生态优先,青山绿水共为邻;人地和谐,绿色发展谱新篇。
全面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重视民生诉求。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快速开展整改工作、彻底完成移交的所有问题整改,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关闭退出青海能源发展集团大通煤矿120万吨落后产能,正在拆除设施设备;青海宜化生产装置能效综合提升工程等技改项目积极推进。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物防治行动,严厉打击森林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着力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将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列入生态红线划定范围,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生态县城,深入开展通道绿化、庭院绿化、广场绿化等工程,抓好新建小区绿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达8.8平方米。
狠抓安全力保稳定
多措并举为民谋福
和衷共济,同心共筑中国梦;河清海晏,昂首阔步新时代。
全面落实八个一批的脱贫攻坚行动专项计划和十个行业的专项扶贫方案,圆满完成了34个贫困村退出,9874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3532元以上,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12%以上;对照贫困村退出六项标准,补齐34个贫困村水、电、路、安全住房、卫生等基础设施短板,使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启动全省首项德育综合改革项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形势良好。投资33.66亿元,有序推进交通运输项目21项。全年转移就业16.0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0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643人, 短期技能培训5710人,极大提升了劳动力转移增收水平。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着力优化政治生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谋复兴;严以律己,强基固本促党建。
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有力,不断推动全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思维,强化政治担当,带领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省市委保持绝对一致。把思想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来抓,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十条措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省市委全会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县级领导宣讲25场次、宣讲团集中宣讲110场次、“文艺宣传小分队”宣讲18场,受众共2.5万余人;“百姓话廊”开展各类主题宣讲80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主题党日活动250余次,1420名乡村两级干部接受全覆盖式培训,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严在经常。把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把干部选任“五个”关口,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使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落到了实处。扎实推进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依托“头雁培育”工程,创新实施了“567”入户工作法、“323”村干部能力提升措施。高标准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作风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紧抓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牛鼻子”,构建了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责任落实体系,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贯彻措施,实行了“710”工作制度,紧盯重要时点狠抓监督检查,干部队伍风气更加清正。把纪律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来抓,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学习《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制定并严格执行“七个决不允许”“八不准”等制度,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有效压实。
潮起潮落星斗移,冬去春来又一年。2018年,大通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幸福大通”建设,争当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谱写好中国梦幸福西宁大通篇章!

市委理论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
堵到怀疑人生!限行解除首日市民朋友圈"怀念限行"
我市将添近两千套保障性住房
南充将开启高铁时代未来新建5座超大型公园
市公安局第三届“双十佳”评选表彰揭晓仪式举行
【大通县】大通开拓进取谱新篇 砥砺奋进写华章
今年全市政法工作目标确定
宿州新聘43名2018年度公共资源交易特邀社会监督员
深学细悟笃行 争当新时代楷模
沈阳汽车城剑指3000亿
市农委公布2017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件典型案件
我市启动2018年度征兵宣传暨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黄红光:平凡岗位的安心坚守
局领导到殡仪馆和公墓管理中心检查
鞍山人家门口的乒乓盛宴
北京ING | 中国164家独角兽企业 四成在北京
市文物局局长马锐赴秦汉新城调研“文物法人违法”专项督查及违法建设项目整治工作
于海田会见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人
市人社局:多举措开展2018年公务员面试考官培训工作
醒狮“闹”元宵 正月十五来寮步广场猜灯谜看表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