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健身设施,还有专门服务的人员,喝个茶倒个水都挺方便!”2日,陈大爷对安康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赞叹不已。今年,如皋市与上海互联远程医学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成立“如皋市安康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6月份开始全面运营,该公司为全市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及市场化服务的老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让老人足不出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
如皋市现有总人口145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37.73万人,占总人口26.2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6.46万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0.98万人,百岁老人385位,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和江苏平均水平。面对迅猛袭来的老龄化浪潮,如何快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老年人老有善养,成为如皋市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2015年1月,如皋市将智慧养老项目列入2015年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16年1月1日居家智慧养老项目全面启动,惠及全市近2900名政府兜底老人,服务全市老年人2.6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应托尽托,服务对象广覆盖
如皋市通过政府购买形式,为全市60周岁以上低保重残、80周岁以上分散五保、建国前农村老党员、9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无子女的或90周岁以上的失能重点优抚对象、70周岁以上的失能计生特别扶助对象以及失能或半失能南通市以上劳模等七大类特殊老年人计3046人,提供“九助”(助餐、助浴、助洁、助安、助急、助行、助医、助乐、助学)养老服务。其中,70周岁以上低保重残属政府援助对象,每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10小时,其余对象属补助对象,每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3小时,每小时按20元结算。如皋市安康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除了为政府托底买单的特殊老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外,针对政府购买以外、但有实际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同样也提供优质的市场化服务,真正做到了“政府省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
应助尽助,服务项目多样化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安康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老人足不出户就享受到生活、健康、精神、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以及无微不至的照料,使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得到保障,为全市的老年人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智慧养老为老人提供“九助”等服务,老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每次服务时间为1至3小时,高峰期每天服务量达到140余次,
“做餐喂食、上门理发、指甲修剪、洗脚擦身子……”安康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服务细致化。截至目前,如皋市“安康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共派发工单7996件,服务时长计24783小时,线上坐席回访率100%,公司线下抽查回访率60%以上,满意率均达100%;第三方核查满意率98%以上。服务中心还增设了体检室、康复理疗室、心理咨询室、手工室等,已服务老人3000人次,为近360位老人提供了免费体检,并现场连线专业医师提供远程医疗建议,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应查尽查,创新制度规范化
为进一步提升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切实保障老人权益,我们创新“四查”制度,为这项惠老工程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运营商建立自查体系。运营商通过终端进行服务的起止时间签到,服务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服务工时进行精确计算。运用APP、钉钉软件由老人或亲属对服务质量进行打分、签字,运营商通过评分高低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与工资绩效挂钩。运营商建立客服回访制度,24小时接受电话投诉,每件投诉均要求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回访率必须达到100%。同时运营商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第三方到户核查服务质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入户核查,核查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时限、服务效率、老人及其亲属的满意度。政府托底老人100%核查,社会自费老人核查率不得低于20%,每季度核查一次,当季次月5日前将核查报告报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复核第三方检查。市民政局、老龄办和市老龄协会签订协议,市老龄协会对第三方核查的结果进行复查,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第三方核查的结果进行打分,作出合格、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并定期以书面形式报告市民政局、老龄办。老龄办定期督查运营商。市老龄办出台了可量化、可操作、可持续的考核办法,同时要求运营商每周一上报上周的《运营周报表》,详细了解服务中心运营情况、工作人员配置情况、服务质量反馈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市老龄办每月两次到服务中心进行实地督查。
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该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