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济文广新字〔2018〕第 98 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526号提案的答复
林慧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独具特色首善之区的几点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在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儒学研究传播提出了期望要求。5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谋划济宁文化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强化责任担当,确立了打造独具特色首善之区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五篇文章”,加快推进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努力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济宁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五个显著提升”。
(一)全力做好儒学研究“登峰”文章,儒家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显著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讲清楚”的指示要求,面向海内外选聘了23位儒学研究高端人才,组建了12个高端学术团队,出版、发表儒学研究论著论文75部(篇)。投资5000万元的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建成使用,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高校中成立了首家国学院,济宁学院成立了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儒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制定了《济宁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落实“四个讲清楚”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儒学研究话语权不断增强。
(二)全力做好儒学推广普及“落地”文章,首善之区建设在全国的美誉度显著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儒学推广普及“落地”工作,多次召集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人大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加强指导和督导推进,有效促进了儒学推广普及“落地”。目前,全市上下普遍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人大政协大力支持、市直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大格局。特别是积极把握和发掘最为宝贵的“儒家文化新矿藏”,大力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广泛开展“儒韵民风”建设、儒学进乡村、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等系列活动,打造了“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开展了首批“儒学民间传承奖”评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基地评选,全市建立儒学讲师队伍270人,开展儒学培训活动22000余场,评选传承发展示范基地25个,涌现出300余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单位,全市共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2649个,“乡村儒学讲堂”经验得到中宣部肯定、“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全省推广、乡村(社区)儒学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乡村儒学讲堂、“图书馆+书院”建设模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三)全力做好儒家文化“传播”文章,孔子家乡在世界的知名度显著提升。一是搭建高端节庆传播平台。近年来,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我市连续成功举办,教育部和国家汉办在我市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举办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全球孔子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在中央和省主要电视媒体举办了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全国大学生论语大会等活动,国际儒学研究传播交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二是打造优质剧目传播平台。充分挖掘儒家文化资源,先后创作了山东梆子大型新编历史剧《孟母》、综合性政德文化专题节目《儒风雅韵》等一批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其中,《圣水河的月亮》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孔子试徒》《农家春》《赶山会》《山东梆子腔》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支持文化企业创作了一批儒家文化题材的原创动漫故事片,其中,《孟母教子》《论语名句》两部原创动漫作品被国家汉办列为全球孔子学院指定辅助教材。2017年,我市申报的山东梆子《孟母》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入选项目数量、资助金额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六融六促”模式》等3个项目入选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1件作品入选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入选数量均居山东省第1位。三是构建高效贸易互惠平台。精心组织开展“一带一路”儒家文化丝路行系列活动,实施“对外文化贸易促进工程”,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打造“孔子家乡·厚道儒商”品牌,建立对外文化合作特色项目库。在2017、2018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济宁展厅展示的儒家文化产品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累计接待观众近20万人,达成合作意向近20项,荣获“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两项大奖。特别是今年的深圳文博会开幕式当天的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取自济宁展厅的镜头长达一分钟,大大提升了文化济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全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文章,和谐发展的凝聚力显著提升。成立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作为国家记忆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省政府正式发布《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区、协作区和联动区,计划打造“一轴、一带、九大片区”的文化圣地整体框架。中组部支持在我市设立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省委支持我市打造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三孔”彩绘、尼山圣境、鲁国故城遗址公园进展顺利,孔子博物馆主体完工。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大机遇,筹划了河道总督衙门、“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济州古城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发展到15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重点培育三孔旅游、儒源集团等一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儒源集团入选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名录,成为全国国学培训行业龙头。大力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传承人11人;省级项目61项,传承人36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验)区1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6家,省级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高校1家。依托职业院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合六进”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六融六促”模式、濒危剧种保护传承模式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2017年,我市在全省17市文化建设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二名,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曲阜市获评十大“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
(五)全力做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文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硬支撑显著提升。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场馆设施作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平台,着力强化资金投入、精力投入。在市级层面,全力全速、加快推动总投资20亿元、总建设用地62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杂技城“四馆一城”建设,目前,“四馆一城”建设进展顺利;依托市图书馆,在全省率先建成电视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县级层面,全面推进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主体的总分馆制建设,全市有国家一级图书馆5个、一级文化馆8个,实现了二级文化馆全覆盖,曲阜市图书馆被评为全省唯一一个“最美基层图书馆”,金乡县图书馆被省图书馆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是全省公共图书馆改扩建的典范。在镇村层面,全力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水平。目前,全市154个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村5598个、达标率96.19%。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建设,建成50平米以上乡镇(街道)历史文化展示场所53处,30平米以上村(社区)历史文化展示场所133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是个别县市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文化场馆作用发挥不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这一宏伟目标,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地抓好落实,着力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谋求更大突破。
(一)始终把加快场馆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打造传承创新“主阵地”。一是突出重点抓推进。加快“四馆一城”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针对难点抓督导。对各县市区文化设施建设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严肃问责。
(二)始终把强化普及推广抓在手上,深入打造传承创新“特色牌”。突出儒家文化普及化大众化主题,深入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组织策划系列文化惠民演出、广场舞大赛、全民阅读、优秀文艺演出“六进”等活动,开展儒学传承奖、乡村儒学讲堂、乡村儒学讲师和儒学社团评选等工作,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浓厚氛围。
(三)始终把推出精品力作摆上日程,深入打造传承创新“样板戏”。一是突出政治性、时代性抓好重大题材创作。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创作展演活动。二是突出艺术性、观赏性继续打磨提升山东梆子《孟母》,冲刺全省全国各类文艺精品评比大奖。三是突出地域性、群众性支持地方戏曲创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县级院团生产一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小型剧目。四是突出专业性、交流性推动艺术展演。常态化举办全市新创作艺术作品汇演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四)始终把促进产业发展抓住不放,深入打造传承创新“新动能”。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发展大市转变。实施“十百千”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曲阜邹城研学培训等传统区域性特色文化,加快推进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五)始终把扩大对外交流落在实处,深入打造传承创新“大舞台”。进一步举办好尼山论坛、儒学大会、孔子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以此为平台全方位提升文化体验项目、服务设施,吸引更多外国客人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6月20日
市中区力促异地国家司法救助发挥“雪中送炭”温暖效应
橡胶厂胡同市民无视树木生长 晾衣绳成“挡路绳”
科技兴农
市领导到泰山区督导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游泳名将徐嘉余国庆不放假—— “我要做的还很多”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526号提案的答复
九成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人社局]大邑县“多路径” 强化农民增收
省运会田径测试赛在肇庆体育中心举行赛场标准高安保要求严
加快“数字瑶海 智慧新城”建设
为地球护“肾” ---- 隆回招募湿地保护志愿者
网瘾男子抢夺手机换钱上网高栏港警方48小时内将其抓获
不断刷新的台州天际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彭国珍服务队开展洁城行动
成都公益性幼儿园招生计划公布 6月4日统一网上报名
吴斌调研板集电厂生产情况
古茶吐新芽 采摘正当时
哈市召开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
德州下周最低气温或降至1℃ 气温坐上“过山车”
[高新区]成都借论坛展示高新区 致力精准服务和创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