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村的“五彩”致富路


  仲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6月30日,记者驱车行驶在临渭区阎村镇三李村,大棚里五彩番茄、哈密瓜、薄皮脆瓜飘香四溢,村民正在忙着采摘,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120亩油葵开得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增收簿上,字字清晰,贫困群众喜出望外……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三李村产业扶贫揭开了新的篇章。
  定思路,产业的格局已初现
  发展首先要补齐短板。
  在精准扶贫到来前,三李村种植业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村民对经济作物的种植知识相对匮乏。“扶贫从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形成产业扶贫大格局,同时,成立村集体公司,让‘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带动群众增收。”第一书记罗竞男道出三李村的发展思路。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经过多方协调、筹备,2017年8月,村集体公司——渭南乐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后,发展哪一种经济作物成了困扰他们最大的难题。
  随后,村上四支力量赴商洛、杨凌等地“取经”。最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决定发展油葵、五彩番茄、哈密瓜、薄皮脆瓜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经济作物。
  展笑颜,丰收的喜悦映脸庞
  思路决定出路。
  今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罗竞男最难挨的3个月。因为从栽下五彩番茄、哈密瓜、薄皮脆瓜等苗子,浇水、施肥、除草到成熟,需要3个月。这3个月里,这个“90后”的姑娘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第一次栽种,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要经常向蒲城的技术人员请教。虽然有专人管理,但我几乎每天都会去棚里看看情况。”罗竞男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15日,三李村的瓜果终于迎来丰收,开始采摘销售。30日,走进大棚,记者看到五彩番茄生机盎然,果实累累,一个个小番茄有着娇艳欲滴的色泽,红的像珍珠,绿的似宝石,黄的像玛瑙,青得似翡翠,阳光透过大棚塑料膜倾洒下来,将大棚点缀得十分美丽。“我们采用无公害种植,不催熟不打药,创新番茄品种。红黄橙黑的多彩小番茄皮薄肉厚,酸甜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一种夏季健康美味的水果。”罗竞男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五彩番茄,言语中流露着自豪。截至目前,这棚五彩番茄产出800斤,每斤6元,经过电商和微信销售后很快被抢购一空。
  “记者同志,我再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哈密瓜,特别甜,回头客很多!”跟随罗竞男,记者来到了种植哈密瓜的大棚。大棚内,一个个圆滚滚的哈密瓜散发着淡淡的香甜,清香怡人。穿行在大棚里的罗竞男高兴地说:“我们的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绿色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同样很受市场欢迎。”
  这边瓜果飘香,那边120亩油葵丰收在即,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竞男告诉记者,由于油葵是一项短期产业,生长期为100天左右,一般亩产可达300斤—500斤,加工出油率在45%左右。目前,她们正在积极联系厂家,按照高出市场的价位回收,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鼓起百姓“钱袋子”。
  促就业,贫困群众脱贫有出路
  “多亏大棚和油葵基地,让我们这些贫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说话的是正在采摘五彩番茄的贫困群众李芳侠。今年66岁的她身子骨十分硬朗。女儿、女婿在外打零工,带着两个孙子的她无法外出打工。所以村干部让她在大棚采摘、除草,每月能挣1500元。像她这样在大棚里务工的贫困群众全村共有20名。
  “从种植到丰收、销售,直到如今大棚实现挂果,这其中倾注了三李村四支力量的辛勤付出。”罗竞男说,她们聚焦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最终提出“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种植,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实现群众、集体“双增收”。
  “今后,三李村将形成食用油生产、特色瓜果种植规模化,形成‘造血’长效机制,实现长远脱贫、根本脱贫。”谈及未来,罗竞男信心十足。如今,三李村打破发展瓶颈,实现华丽转身。

婺城区大调研 “回头看”稳步推进
我市2018年4月26日24时起上调成品油价格
哪些房子要征迁?哪些行为不允许?
【预公示公告】关于康泽花园西苑命名的预公示
法律援助为健康权保驾护航
三李村的“五彩”致富路
市教育局现场督查调研利津县“全面改薄”项目完成情况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举办第九届法律文化节
福州的士拒载绕道拼客一律罚2000 整治为期3个月
三个月丢仨自行车
保护苏州古城我们一起努力 韩雪为古城保护代言
迎战大风雪孟津县白鹤镇“红马甲”在行动
我市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取得新进展
衡大高速大名省界收费站开展“夏日送清凉”便民服务活动
玉环:清理非公路标志 优化通行环境
酒后冒充“黑社会”副食店抢槟榔 男子团年宴后栽了
香港社会服务基金会 150名贫困高中生获助学款
【湟中县】湟中对问题线索实行闭环处置
舟山企业参与智造LNG运输船 具江海直达功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黄垓镇乡村美景颜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