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发浓:用勤劳托起致富梦


  谷发浓,走马坪白族乡前村坪村唐家湾组人,今年37岁
  谷发浓,走马坪白族乡前村坪村唐家湾组人,今年37岁,一家5口人。她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患精神疾病30多年,且父亲想法偏执,不想和她住在一个房子里,年幼的她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
  前村坪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高人稀,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艰苦。为了改变家人的生活条件,16岁的谷发浓离开家乡远赴广东打工,为了挣更多的钱,她周末放弃休息,天天加班加点,把挣到的钱几乎全部寄回了家里。通过多年努力,她从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到一个月几千块的稳定收入,生活条件逐渐变好,但她一直惦记着近百岁的奶奶和患病的父母无人照顾。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后,她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前村坪村,一边照顾老人和小孩,一边谋生活。
  “我家里附近地广人希,比较适合养鸡,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经过慎重考虑,谷发浓决定从养鸡入手。虽然有了想法,却没有技术和资金,她不知道如何迈出第一步。2015年,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帮扶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找到她,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决定帮助她制定发展计划,支持和鼓励她发展养鸡产业。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养殖和种植目标,先后派她到怀化技术学院学习养殖和种植技术,回到家后她继续创业,首先以养鸡为主。
  在技术和资金都得到解决了,谷发浓又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道路不通,无法修建鸡舍。驻村帮扶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村里筹集资金10万元,拉通了通往养鸡场的产业路,让鸡舍得以修建。鸡舍修好了,随之问题又来了,谷发浓住处所在地没有水源,生活只能靠天饮水,极为不便,也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驻村帮扶工作组便为她筹钱修建了一个水池。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谷发浓的土鸡养殖之路非常顺利,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去年的土鸡养殖量达到了两千多只,销售入账近5万元。看着养鸡场大量的鸡粪被闲置,这样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她便想起了前不久乡政府宣传的家庭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用鸡粪作为肥料,种植桃树600多棵,木瓜4000多株。
  “家庭和睦,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我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早上5点多起床,为家人做好饭菜,再到山上干活,周而复始,像陀螺一样在家里和地里不停地旋转,虽然很辛苦,但她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了一些积蓄,谷发浓打算修建新房,得知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帮扶组又迅速组织资金,帮助她修建好了新房并装修好,还赠送了相应的家具等。“给我赠送了灯和学习用的黑板、书等一系列的东西,是希望我在市法院和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越来越好,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以后报效国家和社会。”谷发浓感激地说到。
  心怀感恩,谷发浓一直秉承做“良心产品”的信念,坚持使用生态饲料和有机肥,现在,她正在积极打造她自己的土鸡品牌,并计划借助村里的电商平台,将产品广泛销售。对于未来的发展,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村里的其他农户一起发展,让大家都能脱贫致富。谷发浓说道:“我想搞自己的养殖品牌,种植木瓜坚决不打药,到时候除草或者把草砍掉,还可以肥地。到时候木瓜、桃子套袋,或搞油桐灯之类的,反正要搞绿色环保的,吃了对人体健康的。”
  三年来,仅土鸡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0余万元,所栽种的木瓜、水蜜桃、雪莲果产业长势良好。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和编发小册子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鼓励他们实行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同时,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免费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安岳县:全力抓好环保问题整改
肥乡区肥乡镇高标部署推进当前各项重点工作
中云街道举行六一节活动
3月23日起,嘉祥县这条路将实行单向通行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谷发浓:用勤劳托起致富梦
永定区乡镇街道及区直行业系统党组织书记迎党建“大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睢阳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成立
资兴:健全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景德镇市科技局召开退休老干部新春座谈会
越秀区民政局与区公安分局签订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上虞区国家风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三合一认证”
给“有偿归还”一个法定标准
市图书馆获评 “国家一级图书馆”
阜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各级持续奋战,社会总体形势平稳有序
政企联动,携手共建健康番禺
乐峨生态廊道峨眉段绿化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