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饶婧兰)15日一大早,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袁铺村十二组西余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来了5个等待发放“养老金”的村民。“每个月都有钱拿,我们生活不愁。”76岁的村民余锡斌高兴地说。
当天,西余65岁以上的23位老人,都陆续领到了4月份“养老金”。这笔“养老金”是余俊彦等西余在外拼搏人士捐助的孝心。
余俊彦是上海瑞昭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是西余本地人。”余俊彦的父亲余锡国告诉记者,儿子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外事业成功后,就想着为家乡做点贡献。起初,帮助西余修建了文化室、硬化了广场道路。2014年初,余俊彦拿出了3.96万元,发起建立了西余爱心基金,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给西余年满65周岁以上(无退休工资)老人。
“给65岁以上老人发‘养老金’是个好事,但养老是长期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了。”余锡国说,儿子余俊彦表示,只要他发展得好,就会一直将发放“养老金”坚持下去。
2014年,余俊彦为11名65岁以上(无退休工资)老人发放“养老金”后,西余在外拼搏人士深受启发。2015年,除了余俊彦捐资4600元外,又有11人参与了爱心基金捐资行列。大家捐助金额从200-2000元不等,目的是将这个爱心基金长年坚持下去。2015年,爱心基金共筹得6.41万元。西余里65岁以上的老人也增加到15人。经过商量,决定将发放“养老金”的标准提高至350元/月。
在西余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一楼大厅的爱心基金展示墙上,记者看到,2016年,爱心基金捐资人数从12人增加到了52人;2017年,捐资人数为33人;2018年,捐资人数为34人。
袁铺村十二组组长余仲威介绍,爱心基金捐资人数在增加,领取“养老金”的65岁以上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有18人领取养老金;2017年,19人领取养老金;到了2018年,已经有23位老人领取养老金。
“我都领了5年‘养老金’了。”74岁村民余夕炎感动地说,自己这大年纪了,在外的游子能有这份爱心,让他很感激。
“感动,感谢!”69岁的村民余功大告诉记者, 他和老伴每个月一共能拿到700元“养老金”,这让他们生活无忧。
“对于余俊彦他们这种不忘乡情、不忘根的做法,我们非常赞赏,也非常支持。”袁铺村村支部书记袁邦振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老人们老有所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怀远县市场局党委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打造园区平安样本——归谷园区警务站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景德镇市:主城区将再增公交候车亭逾100座
刚刚,宝鸡公安出动45台警车⋯⋯
咸安一小区房屋维修成难题部门:正在协调解决
65岁以上每月领“养老金”爱心基金反哺乡亲情
2017年北京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额同比增291.96%
让青春梦想在日照大地飞扬
宿州市举办迎“八一”首届 “双拥杯”羽毛球比赛
济铁烟台物流园正式开园 已与40余家物流企业合作
幸福东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完成七成多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向阳光要效益——陵川县冶子村光伏扶贫纪实
义成镇助贫困生新学年顺利入学
向残疾人发放板栗脱壳机
省学生资助热线开通 临沂三区九县资助电话公布
天津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六问六答
《网络中国节》:过好重阳节,唱响敬老歌
端午献爱心
市住建局建设工程定额站召开关于工程结算存在问题调研会
陕西:税银互动破“信息孤岛”“诚信纳税贷”助企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