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向阳光要效益——陵川县冶子村光伏扶贫纪实


□武莉萍
  地面光伏发电站、屋顶光伏发电板,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安放着,这些深蓝色的硅晶板,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位于陵川县西南10公里处的崇文镇冶子村。近年来,经过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正在通过光伏产业,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冶子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村民多以种玉米为主。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支村两委在相关部门与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的有利政策,结合村里沟多坡多、背风向阳的区域条件,决定走光伏脱贫之路;“向阳光要效益”,摆脱贫困。
  牛素长是冶子村贫困户,家中3口人,父亲常年有病,母亲年事已高。牛素长告诉记者,没有光伏以前,全家靠种玉米维持生活,一年收入三四千元,除了父亲的药费,只顾一家人基本生活。去年,在村两委与驻村干部的帮扶下,牛素长安装了7千瓦的光伏发电板,今年一月份开始并网发电,看见电表上每天不断增加的发电量,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他说,不到一年时间,就有8380度电,相当于近9000元,这对于他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平均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现在让老百姓看到实惠的光伏扶贫项目,在开始推进时却并不容易。从2016年3月立项至2017年一月并网发电,历经了近一年时间。提起当初安光伏时的情况,冶子村第一书记崔俊文感慨地说:“刚开始,老百姓不接受,第一担心把房顶瓦踩破后导致房漏,第二怀疑国家政策,不知道可持续不持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支村两委经研究决定加大宣传,采取示范,我回家先把自己父母的工作做通,首先在我自家的房顶上安装光伏,基本上有了收益以后,再来村里给老百姓做宣传。”
  在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宣传动员下,范虎龙是最先安上光伏发电的农户之一。范虎龙身有残疾,生活比较艰难,他说,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高兴之余,他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安装时,1千瓦是8000元,咱是5千瓦,是4万元。这4万元,国家发改委每1千瓦补3000元,咱补了1.5万元,今年以贫困户每瓦又补1元,咱等于在光伏上受益2万元。算下来,不到两万元就安上了。安上以后,一年收入7000多元,除了贷款利息,三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
  为了把光伏扶贫这本经念好,在动员老百姓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的同时,冶子村还成立了陵川县冶子新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废弃荒地,建成了村集体地面光伏发电站。这样,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空白、“无钱办事”的状况,同时又使贫困户再次增收。第一书记崔俊文告诉记者,村集体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收益10到12万元,其中60%的资金用于贫困户增收,这样下来,每一个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个人屋顶光伏是按照各户安装的瓦数大小来受益,如果把村集体100光伏电站和个人屋顶光伏电站相结合的话,大概每个贫困户要增收6000到7000元左右。
  如今,冶子村已由最初的几户、十几户发展到47户,全村103户,近50%的农户安上了光伏。崔俊文针对冶子村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美丽画卷。他说 :“在奔小康的路上,除了光伏产业,我们还计划利用复垦旧砖窑,旧梨树地等发展快乐农场,利用废旧水池改造成鱼塘,利用旧房屋改造成农家乐,配合我们村县级公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使全体村民共同发展、共同奔小康。”

闽侯南通今年动建6条主干道 为发展商贸物流打好基础
20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接受警示教育
兰考县工商局召开2017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好“主动战”当好“店小二” 看经开区如何助力项目“加速跑”
幸福东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完成七成多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向阳光要效益——陵川县冶子村光伏扶贫纪实
义成镇助贫困生新学年顺利入学
向残疾人发放板栗脱壳机
省学生资助热线开通 临沂三区九县资助电话公布
天津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六问六答
绍兴市环保局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化标准宣贯工作
挥“奋进之笔”绘教育“新作”
渭南市地方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就环保税开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西安对创新创业的企业服务很贴心——访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副教授、博士李峰
发挥优势 聚焦“第一方阵” 砥砺奋进 实施“六大行动”
漳浦: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 助力解决环境问题
高州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将完工
宁波政法委来诸考察
号召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
我镇迎接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