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定河下游主河道水质净化工程(资料图片)。图/特约记者 叶相成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在丹江口城区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经处理后,水质达到iv标准,可以实现再生水回收利用……日前,百余名参加全市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和管理交流会的代表在参观过程中不断称赞:这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部达标运行、管理规范,成为美丽丹江口的“守护神”。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近年来我市一大批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运行。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水污染防治项目10大类283个、总投资35.35亿元。目前,283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共完成投资38.3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9.1%;通过竣工综合验收或销号项目279个。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84个,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建成垃圾填埋场43座,垃圾处理能力2500吨/日;关停并转污染企业620家,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达99%以上。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把“保通水、保供水”作为第一政治任务,保障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确保我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4年6月,我市对在建的70多个污水垃圾防治项目大检查,发现大小问题600余个。为克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市率先在全国推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管运一体化模式,实现了投资、工期、质量、运营的“多赢”。为了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高效,市发改委将项目审批程序由“立项、可研、初设、概算四个程序分阶段审批”简化为可研和初设两个审批程序,并推行多部门前置要件并联审批,减少中间环节。项目审批周期由原6个月以上缩短到3个月以内。
“当前国内污水处理的32种工艺,在十堰应用的已有26种。治污工艺和技术的创新,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欧阳立介绍,碧水源、北排集团、桑德环境、深港环保、东方园林、东江环保等全国知名治污企业的陆续进驻,使十堰成为全球污水治理技术的富集地,城区主要的污水垃圾处理及生态修复项目均由国内先进治污企业一体化运营。
据了解,2015年末,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ii类(总氮保持稳定),直接汇入丹江口水库的十堰境内主要支流所有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水ⅱ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平方公里以上,水土流失率由“十一五”初期的62%下降到42%。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已消减0.43万吨,减幅达9.47%;氨氮排放量已消减0.09万吨,减幅达14.68%。(记者 吴忠斌 通讯员 聂升举 常恒)
濠城镇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
沉下身子 尽责为民办实事——邓享流
第二届“秦皇岛礼物”旅游商品大赛正式启动
杭甬高速复线初步设计获批 全市最大交通项目年内全面动工
市环委会第二次全会召开
我市283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完工共完成投资38.35亿元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2月10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武警深圳支队官兵除夕夜守护安宁保万家团圆
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西安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长沙新媒体园区行(第三季)⑨|“进口”绿色科技,饮料瓶用“试管”吹出来
三亚:管理像绣花老街焕新姿
区文明办携手爱心企业永和超市负责人一起深入机关、农村、社区,走访慰问道德模范
市首届乒球俱乐部联赛精彩收拍
截至15时 白驹大道与琼山大道交叉口东往西车多缓行
绩溪:首条“快速旅游通道”绩谭公路建设火热 投资完成超58% 路基工程完成85%
南明区油榨社区青少年听爱眼知识讲座
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召开
榆次经纬小学开展了国学知识讲座活动
市发展改革局开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洁城志愿服务活动
【网络媒体走转改】突出“旅游+”发展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开启致富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