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

  全会号召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雷厉风行、久久为功,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担起新时代的使命。我们坚信,有悠久丰厚的历史底蕴,有优美宜人的地理环境,有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更有470多万惠州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超越平凡、争创一流,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更大贡献,为惠州人民谋取更大的幸福!
  1 省委全会吹响了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的前进号角,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线图,是广东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任务书。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明晰了新时代广东发展的方位、担当和任务,展示了广东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使命担当和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不懈怠的进取姿态,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的前进号角。
  2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必须在问题导向上下功夫,勇于直面问题,敢于解剖自己,运用科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惠州地区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发展在全省尚处于中游,与老百姓的期望和城市悠久的历史、应有的地位不相符。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营商环境不优;环境治理欠账较多;民生社会事业还存在短板;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都事关全局、涉及长远,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运用科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 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必须把握规律、争创一流,走出惠州发展的新路子
  梦想有多大,我们就能走多远。惠州有着无可比拟的空间潜力优势,我们要有不甘平凡的渴望,要有争创一流的雄心,学习一流,追赶一流,跻身一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优势,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品质城市。
  (一)更好研究发展规律,在高质量发展竞争中占据主动
  首先要研究产业发展规律,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脉搏。要把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能源等产业发展规律研究透,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前瞻谋划、科学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其次要善于把握创新要素流动规律,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第二岛链”。如果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看作广东创新发展的“第一岛链”,那么惠州就处在“第二岛链”上,对刚刚孵化出来的成长型创新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如果把大项目比作大象、狮子,那么中小企业就像羚羊,奔跑速度快、灵活。既要以战略眼光抓“大象型”“狮子型”的大项目,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也要让“羚羊型”企业铺天盖地,让新动能的、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为主导的企业在惠集聚和涌现,乃至培育出更多的瞪羚企业,从而形成支撑发展的强劲动力。
  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处,还在于尊重市场规律,落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根本要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有机结合的,不能只是独奏,也不能只是伴奏,要学会合奏,“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让市场在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二)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各自功能区“引领者”
  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使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
  要探索符合实际的灵活的发展道路,各个县区也都要根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是本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发展,而不是一个模式的发展,通过差异化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
  要加快形成以高质量为主导的考核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起点差异,因地制宜进行考核,加大土地产出、研发投入、单位能耗、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指标权重,特别是核心区要优化发展,让强者更强、优者更优;处于两翼的重点拓展区还是要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培育新的增长极。
  适合发展工业就发展工业,适合发展商业就发展商业,如果是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不适合开发,那就把它保护好,能够保护好生态也是政绩,也是立了功。
  各镇街也要研究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事倍功半的事情不要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在差异化发展的模式上,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三)坚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竞争力、生产力
  要树立一种导向,以绿色低碳为重要标尺,把环保前置作为项目引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不能为了gdp、税收和就业而降低环保准入门槛,不论是哪个产业,凡是来惠州的企业都必须把环境保护好,否则就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要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为契机,敢于碰硬、标本兼治,加快补齐欠账,下决心推进散乱污企业和工业集聚区污染整治,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支持政府对环保体系、审批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推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
  释放生态红利也能创造“金山银山”,充分发掘惠州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还可以孕育出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大健康产业。
  (四)加强对农村的研究,加快推动农村振兴发展
  要坚持以城带乡,促进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与城市融合。
  要把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重点,大胆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集体林权等改革,推动土地使用适度集中,变土地碎片为连片,推广多种经营模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引入市场的力量,撬动企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要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统筹选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头雁工程”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
  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各级各部门都要动起来,为乡村振兴想办法、出招数,形成强大合力。
  (五)提升城市能级,使城市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
  惠州处于珠三角核心区连接粤东北和闽赣的重要区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潜力,要立足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加快推动城市更新,使我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有特色,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竞争力。
  要突破空间资源瓶颈,提高城市经济密度,防止摊大饼。
  要改进现有土地管理方法,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质量效益论英雄,实现更有效率、更有秩序的发展。
  市、县区都要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的开发利用,下决心依法依规收回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
  必须加强对房地产的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过热的房地产开发就像“发酵的大饼”,虽然大但不顶饱,吃一口、少一口,一开始有些收益,但随着时间推移“边际效应”递减,过度开发也会挤占制造业发展空间,可谓得不偿失。
  4 以开放的姿态抢抓改革开放“二次创业”历史机遇,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成员,我们要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历史机遇上有新担当新作为,打造更大更包容更国际化的开放平台。
  (一)建设更加高效的交通体系。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骨干交通设施的同时,多想办法自筹资金,抓住关键环节,在打通内外快速通道、优化路网连接上下功夫,把交通体系建设得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四通八达。
  要支持政府聘请专业机构,对现有交通体系进行梳理,更好地设计研究。
  各县区、镇街都要研究,以有限的资源打造更高效率的交通体系,提升开放发展的硬实力。
  (二)塑造更加开放、更加进取的城市性格。要秉持更加开放的心态,在参与推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中找准方位,最大限度释放空间潜力,特别是要抓住机遇,科学谋划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建设,借鉴国际合作园区先进经验,研究有利于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和广东开放发展新支点。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座城市也要有精神。隋唐以来,惠州号称“岭东雄郡”,惠州城扼东江、临南海,屏障岭南腹地,久有“天堑”之誉,勤劳勇敢的惠州人,天生就有着一股子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气魄。如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彰显千年古城的精神底蕴?对惠州来说,不仅要传承老一辈改革开放先行者“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更要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拿出那么一股劲儿、那么一种精神,争取跻身全省领跑者方阵。
  (三)打造一流效率城市。要加大“放”的力度,学习上海等一流地区做法,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要强调放权和严管相结合,防止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要放管结合,多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多采用事中事后的管理方式。
  5 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多元共治,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高村居自治水平,相信群众,支持群众自治,实行大家的事大家办。
  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巩固提升“法制副主任”“复退军人之家”等社会治理品牌,发挥群团组织的枢纽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行有通衢、治以法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擦亮“惠民之州”品牌。当前,我们尤其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集中力量多办符合民心的实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6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打造担当作为干部队伍,为开创惠州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我们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点燃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要坚持好干部标准,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实干的鲜明导向。
  惠州要发展,要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关键在于全市党员干部敢不敢担当、会不会作为,能不能成为惠州的脊梁。对敢担当、敢创新的改革者,群众口碑好、业绩突出的实干家和不去跑、不去要而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要表彰嘉奖,及时大胆用起来,让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
  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要探索建立绩效考核新体系,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干部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激励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落实好省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第一书记、法制副主任、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五支队伍建设,加强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的全面领导。
  (三)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持续巩固反“四风”成效,持续查处通报典型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风化俗。要坚持自律与他律并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扬正气、驱邪气,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惠州的形象负责。

通道:“一村一韵”勾勒美丽乡村
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强调 坚持问题导向 锁定目标任务 强化过程管控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打翻身仗上新台阶 王宏主持 雍成瀚聂爱国出席
首场冬雪朋友圈下得最大
洞口县加强教师队伍党风廉政建设
万科带队大盘强劲反弹,后市关注中小创
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
世界杯“战火”正酣 宁波海关查获相关侵权货物上万件
樱桃沟里飘墨香
今年遂宁机构编制工作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13 个部门给 1 个项目当“保姆”
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全球首枝蓝玫瑰
未来3天十堰晴到多云为主 局部有阵雨来“串门”
高考昨日圆满结束 考生预计可在6月22日查成绩
南堡镇召开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培训暨
部门联动,突击检查--李桃艳副区长连夜带队开展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联合执法行动
雨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加快进度 落实城管体制改革
节日市场检查 食品安全无虞
非法狩猎画眉鸟82只 4名男子被批捕
魏庄镇村两委干部赴小岗村、孙家圩子参观学习
丹东召开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辽宁省情况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