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是农历鸡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市工商局12315窗口,隔着透亮玻璃门,8个接线坐席满员,电话铃声不断,姑娘们戴着耳麦,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耐心地与热线另一端的消费者对话。截至记者采访时,南通12315投诉举报中心当天已处理投诉举报170余件。而春节7天,这里每天都会安排专人值班,处理消费投诉。
“每个节假日我都会轮一次值班,今年春节也不例外。”陈燕是12315举报中心接线员队伍的班长,在这里已经工作了7个年头。她告诉记者,这7年来,每年投诉量都会递增。2017年,全市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等4.72万件,接件量比2016年增长了17.42%,平均每天每人要处理投诉30多件。
越是节假日,接件量越多,任务越重。“经常累得口干舌燥,有时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遇到不讲理的、情绪激动的投诉人,还得忍气吞声。”谈及接线感受,有些腼腆的陈燕坦言有累有委屈,但她同时表示,“这是工商局对外的第一窗口,我们的每一次回答都代表着工商的形象。能为消费者分忧、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去年一年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09.57万元,加倍赔偿15.76万元。
多年来,市工商局始终坚持把消费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去年,通过实施维权窗口亮化工程、维权网络提速工程、维权效能满意工程、维权品牌升级工程,构建门户网站、手机终端、官方微信、热线电话四位一体的12315智慧维权平台,完善了消费者多渠道投诉、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流转分办、企业远程处理的全链条消费维权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快捷便利的消费维权模式,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服务。
而市工商局牵头开展的放心消费创建,也在南通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为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5年间,全市共培育省级诚信品牌企业9家、省级示范街区7家、省(市)级先进示范单位1011家。
1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作为50个被测城市之一,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得分位居全国第二,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无锡和上海。
今年,市工商局将以打造“放心消费,乐享南通”服务品牌为目标,继续深化放心消费创建,积极培育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高效推进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抓好“消费维权直通站”建设,搭建“互联网+”网络助民新平台。强化12315数据分析运用,有针对地开展行政约谈、典型曝光、行业预警和趋势研判,打响热线便民品牌。
陈燕对于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倍感骄傲。她说,她会继续坚持值守,为叫响“放心消费、乐享南通”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