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一条的虫子,这味有研究价值的民间中药有望开辟新产业

金华新闻网6月13日消息 记者 章馨予 余菡
一只乍看像桑蚕般大小的其貌不扬的小虫子,身价却极为不菲。
它叫“云实蛀虫”(斗米虫),据《浙江中医》记载,是一种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昆虫幼虫。由于寄生树心中,一般不易被抓,即使抓到也很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市场价根据体积大小分为10元至100元不等。
近年来,这种虫子通过互联网、农博会和农交会等途径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销量逐年剧增,甚至供不应求。
价格最高卖到100元一条
如此价格不菲的“云实蛀虫”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们小时候玩的昆虫——天牛,就是长大后的‘云实蛀虫’。”金华市中医医院主管中药师祝浩东说,这是“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就像蚕宝宝长大后会变成蚕蛾一样的道理。
从事这项研究十余年的金华市森林之宝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卫邦告诉记者,经烘烤后,这种虫子香味浓郁,口感极好,易入口,是药食兼用的天然食品。
记者随即查询各大网站发现,关于“云实蛀虫”的新闻报道,大多集中在浙江地区,其中以宁波和慈溪最为流行。一到深秋,便市集盛行,选虫挑虫,价格最高时达到100元/条。
“咱们金华一带吃的人还不算多,在邻近的宁波、温州、台州一带,吃的人特别多,这周就刚刚有客人到我这边买走了总额29000元的虫子。”叶卫邦说,别看它销量火爆,在农业生产中却属于害虫,“云实蛀虫”的名字也是因为它喜欢啃食云实树的树心而得名。因为喜欢生活在云实树干或枝条内,以蛀食树心为生,它能有效躲避鸟类这个最大的天敌。人们想捉住它也不容易,只能把树木劈开才能看得见。
昨日,记者跟随叶卫邦来到他的研究基地,发现18亩大的基地里长满了云实树。按照一亩地种240棵云实树的规模来算,整个基地的云实树数量达近5000棵。叶卫邦说,随着市场对“云实蛀虫”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他从山间移栽了大批云实树,通过多年摸索,创新发明了“云实蛀虫”的仿野生繁殖技术。
如今,按照每条虫30元的平均售价计算,种植一亩云实树的经济效益就可达3至10万元不等,效益颇为可观。2012年起,叶卫邦开始通过微商、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销售“云实蛀虫”,年销售额也从起初的2万多涨至现在的100万。目前,除烘干后的虫子销售火爆外,叶卫邦还对云实树苗进行销售,并传授相关技术,并考虑在安地找一块土地,能带动库区农民致富。
食疗功效民间流传已久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云实蛀虫”还有许多别名,由于喜欢藏匿于树干和枝条内,连啄木鸟都不是其对手,人送绰号——“鸟不踏刺虫”。在古代,也曾有“一斗米换一条虫”(古时的一斗米等于现在的12.5斤米)的说法,因此在民间被称为“斗米虫”,如今杭州等地多以此称呼。在《浙江中医》中,其名为“黄牛刺虫”,是寄生在黄牛刺(云实)木干内的蠢虫,长约七、八分,色淡黄,此称呼在如今的台州等地较为普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中,它又有“黄寮刺虫”“天牛幼虫”的别称;江西的《草药手册》中则被叫做云实蠹虫。
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害虫,却不妨碍有人对它宠爱有加。“这种虫不仅无毒,更是一味有研究价值的民间中药,适用于3至10岁的儿童食用。”祝浩东说。“云实蛀虫”在我国民间食用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最早始于唐开元29年(公园741年)。尤其是浙江各地、江西上饶、湖北黄冈、皖南较为普遍,主要用于小孩因脾胃虚弱“疳积”而导致厌食偏食、消化不良等症状,故该虫从古至今一直广泛流传并应用于民间。早在公元1615年,徐霞客从江阴出发路经浙江杭州、宁波一带时,就发现浙江民间有这个乡俗,并写入《徐霞客游记》。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也中记载,黄牛刺虫十至二十条,焙研细末,不拘用量及次数,掺入粥内拌食,暂时忌吃不易消化食物,可治疗小儿疳积;天牛幼虫二条,捣碎,泡开水送服,可治小儿麻疹失透;在《中药大辞典》中,它还有改善透疹透发不快、筋骨痛的疗效。
祝浩东也表示,“云实蛀虫”疗效虽好,用于治疗疾病时也需要一定的量。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吃一两根虫子,就能治好儿童厌食、疳积、消化不良等疾病。一般食用方法是,先用微波炉小火加热一至两分钟,然后磨成细粉,用开水或米汤送服,也可掺入粥内拌食。从用量来说,一般3至5天为一疗程。3至5岁的儿童一般每次2至3条,一天两次;5岁以上儿童一般每次5条左右,一天两次。叶卫邦建议,微波炉加热前要用高度白酒对虫子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加热时还需控制好温度、火候、时间。
小虫子有望做成大产业
作为一味民间用药,“云实蛀虫”在民间地摊一直都有零售。通过网络在销的,除森林之宝外,全省还有两三家个体户,可在各大医院药房却基本难寻其踪迹。
身为一名农产品代购代批经纪人,叶卫邦早在十几年前的一次行业转型中嗅到了这个商机,并先后前往全国7个图书馆,查阅上千本古籍医书。2011年,浙江省科技厅通过了叶卫邦申报的《云实蛀虫的新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项目,报告中证实该幼虫属无毒级食品。2016年,他又先后获得2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今年,叶卫邦还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参加了浙江省第五届农民创富大赛。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省林科院也与其公司在去年5月签约《“斗米虫”等森林药食昆虫资源调查及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希望通过3年的研究,研制出适用于儿童,富有高营养价值的保健类产品。
“考虑到虫子本身的形态,一般人普遍难以接受,所以我们计划将其制成片剂等系列。”浙江省林科院森林食品研究所研究员钱华说,接下来,双方将进一步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看除蛋白质以外,虫体中是否还存在其它有益的类酯成分。
钱华认为,目前昆虫食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较大,如蜂蛹、蚕蛹、知了等。而与其相比,“云实蛀虫”属幼虫,尚未发育,体内激素变化较小,安全性也相对更强,“云实蛀虫”的仿野生培育与产品研究也属于新兴产业,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开发特色农林产业的角度来看,前途光明,也符合国家乡村振兴。
叶卫邦也提醒市民,中国天牛有3300多种,与“云实蛀虫”形态相似的不下几百种。由于消费者对众多天牛幼虫形态的鉴别知识不够、商贩收购过程把控不严等因素,市场上存在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现象,需格外留意。此外,部分消费者活虫,但活虫中携有大量致病菌和细菌,建议买消毒处理好的成品虫。

让设计回归以人为本
稻花香里说丰收 皖南田园秋如画
宁乡高新区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湖南桂阳县行政审批“瘦身”为发展添活力GDP五年增长超五成
金溪生态文化游升温
100元一条的虫子,这味有研究价值的民间中药有望开辟新产业
一次性补助10万元! 我市48家企业获省小升高财政补助
丁魏廉政文化长廊建成 引导社区党员学习中华典故
市水利水电局扎实开展全国“扶贫日”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落实公共安全责任维护海淀安全稳定
绍兴检验检疫局连续四年获绍兴市考核优秀等次
高要区:蚬岗镇政府助1100多群众脱困
培育主导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市政协召开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协商座谈会
鹤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岗市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垃圾的一生在此升华 深圳这座垃圾焚烧厂将打破你的陈见
志愿服务队调研改善留守儿童现状
友善三水 已有34人获颁“点赞证书”
市国资委召开市管国企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
太康:汇演民间艺术 表彰“最美人物”
陕西今年将新增光缆6万公里 宽带下载速率同比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