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网-(李彦芬、刘晓刚)日前,饶阳县成立衡水市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这是该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该中心以“智能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为支撑,运用科技手段,从空中、陆地,线上、线下等多维度,为“绿水青山”罩上一张立体“保护网”,成为生态管护全新模式。
运用“互联网+”“两中心、十平台”并网运行。该县以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为主体,在全县域范围内建成了“两中心、十平台”的立体化监控指挥网络。“两中心”为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和开发区指挥副中心;“十平台”为全县七个乡镇监控平台、扬尘治理监控平台、秸秆禁烧监控平台、数字城管监控平台。目前,该县秸秆焚烧监控系统、网格化监测系统已完成并网运行,其他平台建设工作也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同时,该中心成立了指挥中心办公室,招聘专职工作人员,制订了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处置流程、交接班制度以及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全天24小时高效运行。
运用科技手段,“七大功能”实现全方位监控。该中心具有网格化精准监测、数字城管监控、秸秆禁烧监控、工业企业监控、建筑工地监控、视频会议和远程指挥调度七大功能。网格化监测系统已接入衡水市省控点、乡镇、县小型空气站、气象站等在线监测数据,通过污染物浓度对比、数据与气象关联性分析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研判;数字城管监控系统通过覆盖城区的高清晰全方位旋转摄像头,实现对县城150万平方米区域污染源及环境突发事件的有效监管,通过监控和提醒功能,及时发现道路拥堵、露天电焊、道路遗撒等环境污染事件,实现精准溯源;秸秆禁烧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画面与热成像技术捕捉着火点并发出报警,提高处理效率;工业企业监控系统对全县所有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企业,对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和执法监管;建筑工地监控系统对在建建筑工地及商混站监控,及时制止工地的违章作业,为监督工地落实常态化抑尘措施情况提供有力支撑;视频会议可以实现指挥中心与各乡镇区、各监控平台之间的实时互动,通过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远程调度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办公效率。远程指挥调度功能即在中心通过移动端视频通话功能,能够实时检查环保网格员工作状态,现场调度指挥,快速处置环境违法事件,高效整改。
工作科学高效,“四大机制”提供保障。饶阳县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制定了指挥中心运行机制、现场办公机制、定期研判机制、量化处置机制四大机制,确保日常工作科学高效。运行机制重点从科学调度、快速处置入手,建立了全过程、链条式运行机制。依托指挥中心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精准、快速锁定污染源头;通过微信工作群及远程调度系统向相关部门人员发布指令,迅速进行现场处置,全面打通了监测到监管的通道,有效实现削峰降速、减轻污染程度;现场办公机制即每周由常务副县长协同各副县长,到指挥中心现场办公至少一次,对分管领域的环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调度,统筹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形成环保工作合力;定期研判机制即由生态办将每月研判结果报县主要领导、每季度研判结果报生态领导小组、半年研判结果报送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为下一步环保工作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有力支撑;量化处置机制即由生态办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失职失责的部门和责任人,提交生态领导小组和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后,由纪委启动追责。
微缩社火亮相大西安农民节
第一期市管干部读书班开展延伸培训
义务植树添绿
市环境监测站参加2018年陕西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春雷来我市调研
饶阳县成立衡水市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
进村入户察民情 指导产业谋振兴 ——名山区扶贫移民局调研指导悔沟村脱贫攻坚
双忠庙镇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公交车上张贴告示 乘车“背篼”要按大小收费?
小胶东大食堂员工自发到海边捡垃圾 市民纷纷点赞
甘井子区路街多了50万盆鲜花
县委书记郑巍到前仙乡调研
霍山县: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打通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路
产业升级:“延伸+替代”培育新动能
佳节前夕送温暖贴心慰问表关怀 宋宏伟等市领导节前深入基层走访慰问
观山湖区:16000余人次 共学防传销知识
37条线路拉近城乡距离
鹤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剑明: 全力创建河长制示范县
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举行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增添工业经济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