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四个推进”提升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水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新部署新要求,合肥市民政局着眼全局分析当前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积极探索供养机构改革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升供养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供养机构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区域性中心供养机构的服务功能,在有床位、有服务能力、有服务对象、地理位置适中、服务半径合理的区域性中心供养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在确保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向分散供养对象、低保(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等困难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特护病床等服务,实现特困供养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型。
推进供养机构设施建设
开展环境绿化、路面硬化、设施优化建设,根据供养对象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开展机构无障碍设施和地面防滑改造,加强餐厅、活动室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机构居住大环境。注重改善供养对象个人居住条件,室内配备保暖、降温设备和电视机、收音机等娱乐设备,改善洗浴设备,改善机构居住小环境。自2016年起,用两年时间实施消防安全达标改造工程,同时,定期对供养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更换老化电路和用电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配备防火设施,并要求工作人员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推进医养结合深度发展
根据机构供养对象基本情况及经济、地理、交通等因素合理规划供养机构内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建设供养机构“特护区”,建立健全“特护区”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和规范服务,按照“特护区”建设的人员要求配齐医护人员,会同同级卫计、人社等部门强化“特护区”运行服务监管,确保服务质量。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68个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特护区”。
推进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
到2018年底,每个县(市)、区根据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具体情况设立区域性特困供养机构,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在自愿的前提下全部实行集中供养。部分集中供养人员少、设施不完备的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可结合实际,在尊重现有供养人员意愿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引导到服务质量高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集中供养。此外,合肥市即将出台《聚焦弱有所扶加快提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利用三年时间,充分用好现有资源,统筹整合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护人员力量,有力推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和照护服务。
常州争取到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52亿元,都用在哪?
市人民医院开展义务植树助坪上镇绿化道路9公里
本科开录!清华北大中大深大的分数线已出炉,快转给考生
凝聚乡贤合力 共商发展大计
一个暑假,这对母子变废为宝,为全班同学编了45个“环保篮” !
合肥市“四个推进”提升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水平
达活泉小学举行“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
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人民要论)
桐乡市打通堵点医疗卫生服务跑出“加速度”
爆笑!日照市民讲述老师的那些经典口头禅!最后戳中泪点...
7月1日起我国降低关税,帮你算算带来多少实惠
济宁邹城曲阜入选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公示名单
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经验交流会举行 吉林省将全力打造“双随机一公开”升级版
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佛山以文明乡风助力
武鸣警方加强校园安全检查 护航高考
今天最高气温27℃ 晴暖的天气将持续至月底
政协委员继续分组讨论
牢记总书记重托 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滨海新区发布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真金白银助发展
我市铁路春运发送旅客60.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