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对账单”:目标超额完成 发展气场集聚——2018年十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过去的一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去年两会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让我们一起从2018年的十堰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答案。
a、主要目标超额完成
2017年十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一年我市的主要工作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外贸出口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2018年十堰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0亿元,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0亿元,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536亿元,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亿元,增长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6亿元,可比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8732元、9365元,增长9%、10%。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好的态势更加凸显。
2017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旱涝灾害交替的双重考验,我市抗大灾,克大难,办大事,创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上可以看出,2017年提出的工作目标超额完成,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圆满答卷。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同时,我市发展气场不断集聚。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等重大活动,提升了十堰知名度、美誉度和武当山国际影响力。全力冲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积极参与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获评“最受观众喜爱魅力城市”,展示了奉献坚韧、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十堰风采。十巫高速、十淅高速开工建设,汉十高铁、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顺利推进,东风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双星东风轮胎4.0新工厂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荣获“全国美丽山水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受到国务院表彰。
b、重点工作亮点纷呈
围绕2017年目标,报告明确重点做好七项工作:突出结构调整,促进提质增效;突出项目投资,厚植发展后劲;突出城乡统筹,优化区域格局;突出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能;突出生态文明,提升环境质量;突出民生保障,增进社会和谐;突出自身建设,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转型升级质效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市制定实施“一主四大四新”产业行动计划,推进“千企千亿”技改工程,完成技改投入200亿元,增长80%。新增规上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4%。
强力推进工业转型,新能源汽车突破2万辆,产值超过100亿元;东风车轮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东风商用车获长江质量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特色基地16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9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15.7%;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湖北名牌21个。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预计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0亿元,分别增长17%、19%。丹江口水库景区入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山机场客流量达88万人次。
电子商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狠抓投资基础夯实
去年,我市牢牢牵住项目投资“牛鼻子”,精心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季度拉练等活动。11个省级重点项目和152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4个ppp项目成功落地。
十西高铁等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竹溪丹霞山高端矿泉水项目基本建成,丹江口市农夫山泉三期、郧阳区万润新能源、张湾区国奥生物、茅箭区嘉路电动物流车、郧西县板材加工集群、竹山县电子产业园、房县10万吨料酒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新引进注册规模以上招商项目270个,增长123%。
全域统筹协调发展
去年,我市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新建和改造中心城区主干道9条,维修市政道路70余条,增设无障碍设施3.5万平方米,入户天然气2.2万户。
实施竹房城镇带“百个重点项目”工程,启动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片区15个;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8大片区建设。建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2万公里。
完成600个村环境综合整治,18个村成为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竹溪县汇湾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争取县域调度资金14亿元,县域gdp预计增长9%,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40%。
深化改革活力增强
去年,我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减煤炭产能6万吨、电解铝3万吨,商品房库存减少190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去产能、去库存任务。
市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首批24个部门119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划转,“一网覆盖、一网通办、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次办好”模式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向区级政府下放土地管理和审批权限14项。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东风公司“三供一业”改革、分离移交顺利推进,东风实业改制新立完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序展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认真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协调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加强金融创新,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34家,市城投融资100亿元以上,绿松石报价系统注册上线,蝉联全省金融信用市。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出口增长7.8%。
修复生态绿色发展
去年,我市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年度整改任务。
人工造林26.9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45.2万亩。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五河”水质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累计向北方供水117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地区,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出了十堰贡献。
全市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优良天数达314天,pm10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考核标准,pm2.5提前3年达“十三五”考核要求。
我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单位gdp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丹江口市、郧西县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张湾区、茅箭区被授予省级生态区。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过去的一年,我市紧扣“准、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成功举办全国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现场会。无偿获得2.4万亩耕地占补指标,首批网上挂牌9000亩、成交13.24亿元助推精准脱贫。完成1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4.97万人脱贫、119个贫困村出列任务。
加大民生投入,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80%。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再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整体验收初检。
制定实施文化产业行动计划,实现规上文化产业收入15亿元,增长8%。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文银杭勇夺拳击冠军,实现我市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郧剧被列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名录。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加成全部取消,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提高,“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五项社会保险参保431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到位,参保率达96.8%;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11个,新增养老床位2030张;保障城乡低保、五保对象17.8万人;改造棚户区5.5万户、农村危房1.1万户、老旧小区7046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以内。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编制公开“四项清单”,规范权力行使。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推动审计工作全覆盖,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32件、代表走访选民建议5件、政协提案395件,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深化法治十堰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居全省前列。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新增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10个,刘学举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竹溪县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创建成效,双拥工作蓬勃发展,军民融合富有成效。(记者 闵波)

我市组团参加第24届杨凌农高会
门头沟区召开“人才支撑发展筑梦美丽京西暨‘门头沟区优秀人才’‘门头沟区青年人才’认定大会”
湖北“手机号跳槽”量全国第一 市民吐槽转网存“隐形门槛”
堤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缓解患者孤独感
衡阳市政协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17“对账单”:目标超额完成 发展气场集聚——2018年十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经开区今年投3000万元布控“天眼”
四川省全面完成2018年度天保工程省级复查工作
中国·泽州2018“秋风古韵·畅游泽州”15项活动精彩纷呈
淇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扎实开展双节期间食品药品专项整治
突遭强降雨放羊老人被困峡谷河道 重庆丰都消防8小时涉水营救
不忘初心
衢江区严查党员低保资格
雨山区征管局积极打造“三专”高效服务涉征群众
40人获刑!重庆集中宣判10件恶势力犯罪案
苏仙区启动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
沈阳首批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
渭南市工商局组织机关干部赴蓝田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开展廉政教育
海宁力推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
武进首批4家备案制中医诊所开业,你家附近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