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网10月19日讯(ymg记者 李珑 通讯员 烟检宣)儿童性侵,是个沉重而又让人痛心的话题。2017年,仅我国媒体上公开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件就多达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一次次让为人父母者揪心。
烟台芝罘区检察院今年办理了两起猥亵儿童案件,两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了相关刑罚及从业禁止。这是我市对性侵案件发出的首例“从业禁止令”。案件已经判决,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检察官的高度关注。如何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事。针对这两起案件,芝罘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李文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案件回放:培训机构里发生的性侵案
案例一:杨某大学毕业后,找过几次工作都无疾而终,后在老家的一家补习班教数理化。2017年暑假,杨某通过网上招聘到烟台某教育培训机构做补习老师,认识了学生小美(化名)。案发那日,杨某在办公室碰到了正在等待上课的小美,趁午休无人之机,对小美实施了亲吻、摸胸行为,因小美反抗,该猥亵行为持续不足1分钟。归案后,杨某表示很委屈,反复辩解:“亲一下、摸一下,怎么就犯罪了?我是猥亵了,但是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啊,关几天就应该把我放了吧。”
案例二:曲某初中文化,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在烟台某教育培训机构担任书法老师。课堂上,他利用手把手教孩子写字的机会,多次将手放到了学生小丫(化名)的裙下,被小丫的妈妈目睹后案发。
当检察官问曲某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时,曲某说他很喜欢小丫这个孩子,特别有灵性,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想去摸她。问及曲某作为老师是怎么看待自己“忍不住的行为”时,“摸她是因为我喜欢她,我忍不住。”曲某一直是这样辩解的。
释法:是犯罪,还是一般行为
通常理解,猥亵是指以刺激或者满足性欲为动机,对被害人实施的抠摸、吮吸、亲吻等淫秽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猥亵”,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侵害的身体部位是否具有性象征意义,如男女下体隐私处、臀部及与臀部相连的大腿,以及女性的胸部等。回到本案中,杨某、曲某的猥亵行为都发生在教育培训机构内,利用其作为老师的特殊身份以及被害人年纪幼小懵懂不知,对被害人实施亲吻、摸胸、触摸隐私部位等行为,两人的行为主观上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满足性欲动机,而非一般成年人对孩童喜爱之情的自然流露,故办案检察官将其认定为猥亵犯罪行为。
在案件庭审过程中,办案检察官作为公诉人论证了二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猥亵儿童罪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并提出对二被告适用从业禁止的量刑建议,法院判决认定了曲某和杨某的犯罪事实并采纳了检察官的建议,一审判决杨某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不得从事教育培训职业,判决曲某从业禁止的期限是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之内。判决结果大快人心,可案件背后却值得深思。
教育:家长做法值得称赞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两名孩子家长的做法值得称赞。
杨某猥亵案件中,案发时只有杨某和被害人小美在场。小美立即大声呼唤求救,打电话告诉了家长和培训班的其他老师,并立刻拨打了110,防止了危害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小丫的母亲目睹了犯罪行为之后,先带女儿离开了现场,确认小丫被曲某多次触摸隐私部位后,马上到学校找到负责人,并通过微信联系了曲某,曲某在微信中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她在现场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通过微信确认的方式使得本案的证据进一步固定,避免了让年幼的孩子当场面对是非,既保护了女儿,又抓获了罪犯。”
芝罘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李文娟认为,两位家长的积极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家庭和父母是保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成熟的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从上幼儿园起,就应该明确清楚地告诉孩子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看和触摸,如果有人摸了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上小学后,告诉孩子什么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看和触碰,同时告诉孩子在感觉自己被冒犯时勇敢地说“不”,哪怕是熟悉的人,比如父母的朋友、学校的老师、隔壁的邻居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欺骗“坏人”,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
漏洞:补习班监管存在缺失
李文娟认为养个孩子不容易,父母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身体变化,保持敏感,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变得胆小爱哭、容易惊醒,害怕跟父母亲热等异常反应,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发生了什么事,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真相,不用保守坏人的秘密。
如果孩子不幸遭受到了侵害,父母首先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在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好证据,尽量避免孩子参与后续事件的处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办案机关和社会、家长要加强对孩子隐私的保护,避免因周围人的过分关注、家长自身的不良情绪和信息等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面对各种培训机构,家长们一定要理性选择。本案中的两家培训机构均没有办学资质,两名被告人也没有任何教学资质,正因为培训机构在招聘老师时没有对应聘人员的身份、学历等情况进行审核,才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在送孩子去上培训班时,家长们一定要对学校的资质进行审查,尽最大可能选择正规、有培训资质、口碑较好的培训机构。
防范:加强日常法治教育必不可少
“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学会识别犯罪,避免遭受伤害,在某种程度上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多参加“法制课堂”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此类案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宣传,与孩子们采取互动的方式,讲解法律法规,讲解预防对策,加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懂得清晰而坚定的拒绝,不给对方犯罪机会。如果遭受性侵,也请不要保持沉默,一定记得第一时间勇敢站出来。
有些性侵案件因为没能第一时间把证据保存好,延误了取证时机,导致惩治犯罪难度加大。
一个案件审判终结了,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却一直在路上,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们的心愿,更需要全社会去重视、去努力,防范于未然,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花朵们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让孩子们远离性侵伤害。
点评
教育是最好的保护
烟台市芝罘区人大代表、康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飞
“述往事而思来者”,检察院的这种说法形式很新颖,值得推崇,在宣传法治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重视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预防儿童性侵,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对于儿童,教育是最好的保护,帮助孩子们从小提高防范意识,保护我们的孩子免遭性侵威胁是社会、家庭迫切需要做的事。关于性侵,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从2018年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的信息并实施从业限制,到烟台市芝罘区检察院对性侵犯罪人员提出“从业禁止令”被执行,我们的法制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完善,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愿我们一路奋战,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性侵伤害,被世界温柔以待。
全区86名红十字“三献”志愿者骨干在百色集训
杞县举办“共圆中国梦 携手奔小康 2018杞县春节联欢晚会”
经开区全面发力确保完成回迁安置全年目标任务
武乡县召开安全督察组工作汇报会
尼泊尔失联直升机确认坠毁致6死1伤
两培训机构教师伸出猥亵之手 家长机智应对存证据
萨尔图区电商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达80家带动就业千余人
[青羊区]青羊区开展节后收心教育 谋划新春开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市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综述
今日16时到21时灯谜大会在五一广场举办 市民朋友不要错过
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举办法治大讲堂质监分堂暨电梯安全法律知识宣讲专题讲座的通知
五年惩处 职务犯罪1.4万人
邹城市快推健康邹城建设进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摘要)
“泉城夜宴”有望春节“开席”
虹口区民政局举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培训
邢氏文化经济交流推介会在邢举行
新城区委召开巡视整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
开发商逾期交房法院立案当日冻结账户,业主维权领取830万元违约金
昆都仑召科学布局合理瘦身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