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观察丨六横柔性引才:可复制的经验


近日,普陀医院六横分院首次开展沪杭甬名医联合坐诊活动,应邀前来的5位大城市名医分别是耳鼻喉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科专家,让250多位六横新老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顶尖医疗服务。接下来,名医主刀项目也将启动(据6月14日《今日普陀》报道)。六横请得来名医,是因为这些名医原本都是六横人,如此柔性引进舟山籍人才或许是条捷径。
  随着 “自由贸易港、海上花园城”建设的推进,美丽海岛越来越令人向往。一个美中不足的问题是,海岛优质医疗资源普遍短缺。虽说乡村医院的条件日益改善,已基本可以做到“小病不出岛”,但居民遇到疑难病症还得辗转到大城市求医,加重经济负担不说,有时还会贻误病情。生活越是改善,人们就越盼望身边有名医,优质医疗资源短缺无疑阻碍了舟山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海岛缺名医,看起来是无可奈何的,优质医疗资源注定集中在大城市嘛。这是因为,大城市条件优越、人口集聚,既有利于培植名医,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名医的作用。换句话说,即使海岛能引进医科大学毕业生,由于接触病例少、学术交流少,最终能成为名医的概率也相对较小。当然,可以通过医生轮岗、名医下乡等举措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只不过,名医本是稀缺资源,无论通过怎样的制度安排都难以实现普惠海岛。六横想出了一个金点子,邀请六横籍名医回家乡坐诊,顿时就改变了局面。
  身在大城市的名医,其实也希望有个反哺家乡的机会,六横开展联合坐诊活动、启动名医主刀项目,就为六横籍名医搭建了一个衣锦还乡的平台。这些在大城市 “一号难求”的名医,立刻成了家乡父老热捧的明星。国内顶尖的心血管专家刘学波,在上海挂他的专家号等上半年是常有的事,但他回一趟六横老家,一下子就放出了50个专家号。如此一来,岛上居民岂不是比上海市民更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六横能请来名医联合坐诊乃至启动名医主刀项目,靠的是“六横人帮六横人”,这应当可以成为一条可复制的经验。
  舟山缺人才,但不缺舟山籍人才。长期以来,舟山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导致大批人才“人往高处走”,这几年情况才逐步有了好转。聪明的舟山人高考成绩一贯不错,但多年来一直是“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而且出去的很多都是曾经的学霸、如今的翘楚,堪称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最优秀的舟山人或许不在舟山,这种假设虽然挺令人尴尬,但谁又有勇气推翻呢?好在,舟山人不管在哪里都是舟山的财富,都能为舟山作贡献。
  假如舟山的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都能像普陀医院六横分院那样善打亲情牌,用大数据网罗天下舟山人,用心挖掘并真诚相邀本地籍人才回家乡施展才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该是多么红火的场面。舟山的杨梅熟了,今年恰是丰收大年,何不借此广邀天下舟山人回家看看?

助力“四城联创”种下“月季海” 扮美山阳城
乐山市审计局赴眉山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学习交流
仿制药相关政策正在日益完善
秋凉浓郁的今天,你的穿衣搭配都是什么?
两岁娃吃杏仁呛入气管 医生跪地急救脱险
海山观察丨六横柔性引才:可复制的经验
张家港口岸进口汽车年进口量首次破万
孝南开展“名师晒优课”活动
蚌埠市文化旅游市场管理局开展利剑行动
“盐渎墨韵”盐城书法美术精品展亮相南京
新田“一河一策”护碧水 水质优良达标率100%
离婚后 夫妻一方的买断工龄款怎么分?
文登区总工会:职工冷暖挂心间
长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首次登记公告(长不动产公字【2018】44号)
武清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全国首家高校第二课堂研究中心联盟在肥成立
重磅!今年海南投放5万辆小客车增量指标!明年8月起省外号牌小客车将实施限行
黄坡腌蒜直面传承与创新
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圆满完成“追梦-改革开放再出发”大型综艺晚会无线电保障任务
实施“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江西省引导规范赣企境外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