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3月20日上午9时许,浙江省第400例捐献者将入住浙江省中医院干细胞采集中心(22病区血液病房干细胞采集室),撸袖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是从浙江省红十字会已入库的7万位志愿者当中诞生,他的名字叫姚敏刚,是一位仁心仁术的骨科医生。而受助者——有幸与他结缘的是上海的一位5岁白血病患儿。 身为医生的他奉献的不止是医者仁心
姚敏刚今年33岁,是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2011年,工作还不满一年的他,在一次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时隔7年,姚敏刚终于接到需要救助的电话。对方是一个年仅5岁的白血病患儿,姚敏刚就更加坚定了捐献意向,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父亲,想着和自己小孩一般大的孩子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也很难过。
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繁重的工作,姚敏在工作中刚没有半点怨言,他说身为医生就应该为病人的健康负责,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就如同,当得知配型成功,我就觉得我应该同意捐献。”
今天上午9点15分,姚敏刚正式开始干细胞捐献。省中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刘文宾说:“由于捐献对象是一个体重仅27斤的5岁儿童,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的量比较少,抽取140-150ml的量即可,因此预计两小时便可采集完成。”
刘医生介绍说,在外周血里,由于造血干细胞的含量很少,只有骨髓中的1%左右,因此通过打动员剂,将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里,相对于直接骨髓抽血,既安全又没有痛苦,所以现在临床上都采取打动员剂进行采集造血干细胞。
据悉,采集完成的干细胞将立即通过高铁运输的方式送往上海,由当地医院前来接收,最快两小时便可以完成造血干细胞的跨省接力。
400位!向浙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平民英雄们致敬
从第1到100、200、300例,再到400例,每一例成功捐献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些平凡英雄,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就是这个名字背后的那群人给了在生死边缘的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希望,对每个血液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就是天使带去的福音。
在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历史中,2003年第一位捐献者,是省农行营业部的职员章炎,也是当年浙江省唯一1例,他的出现改变了我省骨髓移植一贯依靠台湾慈济库提供骨髓源的惯例。
2004年出现首例女性捐献者,当年实现2例捐献;2005捐献首例是位在校学生洪佳,如今已是两个虎娃的妈妈,当年也只实现3例捐献,其中一例是医生汪霖,他跨越大洋二次挽救美籍华裔女孩凯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2012年我省在经历十年风雨后突破了首个100例,100例捐献者就是郑卫军,一名建德的财务人员,在队长的影响下开始跑步,如今的他,最大希望就是以捐献者的身份参加省里的每一场马拉松赛;2014年顺利实现300例捐献,乐清街道女干部顾海丹,当初因为捐献中止了二胎计划,但无怨无悔,因为她又多了一位至亲的亲人,即使远隔万里,却血脉相连……。
浙江400位平民英雄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带来被捐赠者带来生的希望。我们再向他们致敬的同时,也了解到捐献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如果你愿意,也有可能可以和他们一样成为捐献干细胞的救人英雄。
省中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刘文宾告诉记者,其实,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功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宽甸县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工作已全面完成
白衣天使不忘初心 无偿献血牢记使命——我市恒博医院、德仁医院开展2018年冬季无偿献血活动侧记
省文联调研组与我市文艺代表座谈 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
临泉县陈集镇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贵州省统计局:改善性住房成为消费主力
余杭33岁骨科医生成为全省第4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杭州人家门口的大粮库开工啦
直播预告:寿光市长赵绪春明日接听12345
临海:“老乡镇”为年轻干部传经
太白湖新区安全宣传演出到社区
做基层的改革践行者
尧斯丹赴雅巡河检查防汛工作时强调 绷紧安全度汛和地灾防治之弦 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大家谈 | 易铁军: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周铁根到徐工集团调研
涟水县加快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好人”汇聚长春德苑——7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侧记
“草原之夜”四师可克达拉市来镇推介旅游 《镇江“万人游四师可克达拉市”奖励补贴办法》发布
涵江区倡导移风易俗 争创平安家庭
崇实 信义 创新 奋进
鼓楼区家门口早餐工程试营业 让市民吃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