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孤独——她把情感寄托在“毛孩子”身上

与丈夫离婚、儿子患有精神疾病,64岁的刘萍(化名)感觉很孤独。于是,她把感情寄托到流浪狗身上。十多年间,她捡回上百只流浪狗,没毛的、眼瞎的、出车祸的……四年前,她又开始到花园河两岸喂流浪猫,风雨无阻……
4月1日14点多,刘萍从打工的烤肉店下班,去市场买回0.5公斤牛肺子,给家里的85只流浪狗做饭。“必须每天去市场买新鲜的牛肺子,要是不新鲜,得病了看不起啊!”刘萍说。
29年前,刘萍与丈夫离婚,在花园路租了平房和儿子一起住。儿子因为家庭变故出现精神障碍,连母亲也不愿意见,性格越来越暴躁。除了父母,这些年,她几乎没有往来的亲戚朋友。
刘萍每个月有2200多元的退休金,打工月薪1200元,她把一大半收入都花在了流浪猫狗身上,吃喝、扎疫苗、看病……“没有人情往来,也不需要出门应酬,只要猫狗不生病,钱就够花。”刘萍说。家里的85条狗,并不都是她捡回来的。周围有些人搬家或者猫狗下崽子了,就扔在刘萍家门前。“每一条狗都有名字,花花、毛毛、小五……我一回来,争先恐后地往我身上扑,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在提到这些“毛孩子”的时候,刘萍脸上流露出开心的微笑。
刘萍和邻居距离较远,猫狗的异味、吠叫等扰民问题不算严重。猫狗死了,刘萍就把它们埋在山上。她也想过,自己将来有个三长两短,儿子怎么办?这些“毛孩子”怎么办?说到这儿,她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无奈。
记者手记
记者向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述了刘萍的故事。咨询师表示,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老人,因为缺少子女陪伴,转而向宠物寻求心理安慰的不在少数,也有许多人靠喂养流浪猫狗得到心理补偿。在养宠物的过程中,老人获得所需要的安全感、价值感、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以及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刘萍因为无法从儿子身上得到亲情的满足,就把情感投注对象置换为流浪狗,从而寻求精神寄托,久而久之就会对宠物在心理上过分依赖。
这位咨询师说,更需心理治疗的,是刘萍的儿子。刘萍的儿子很可能在年轻时就患上了抑郁症,引发了情感障碍,造成了他的敏感易怒、自闭等行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说服他及时接受治疗。

全县政府系统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周树群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市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
景宁县首例“中医诊所备案”实现跑一次
沉抗水库应急抢险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练今日在仙海举行
石家庄高新区顺利召开实施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工作会议
因为孤独——她把情感寄托在“毛孩子”身上
繁昌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大案
消除安全隐患 创建文明市场
助力清远工业互联网发展 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湖南来宁游客直夸:拾金不昧好司机 南京公交好样的
市委市政府召开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 以更大力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张敬华讲话 蓝绍敏主持 龙翔刘以安出席
咸宁市人大农村委"把脉问诊"黄荆塘村茶产业发展
南朗城管执法分局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我市举行禁毒宣传活动
漳州税收优惠助力企业释放“创新加速度”
托县旅游局联合文体、质检部门对黄河梦幻水世界进行 安全检查
我市着力抢滩“线上招聘”优势
走马街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确保师生安全
安云的“转身”
县委书记艾文志赴青坨营镇调研换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