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医疗场所外语标识全覆盖,120、999等涉外救援电话实现三方转接,选拔储备医学外语人才……7月9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了2018年首都卫生计生系统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要点。未来,北京市将积极提升医疗外语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机构会更具“国际范儿”。
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提升北京的国际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尤其是医疗卫生此类窗口行业。要点中提出了首都卫生计生系统“十三五”期间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工作内容和指标,其中就包括实现主要公共医疗场所外语标识全覆盖。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意味着未来医疗机构的导诊、咨询、挂号、科室等标识都要配置相应的外语版本,以方便外籍人士就医。
北京市将把外语标识设置工作纳入各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机制,组织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确保外语标识的准确性以及信息检查、修正和更新的及时性。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场所外语标识纠错工作,推动有关单位及时修改错误标识。今年年底,北京市卫计委还将以抽查、重点部门检查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
另外,北京市卫生计生部门还将强化多语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多语言调度受理能力,不断提升本市医疗救援外语服务能力与水平。其中包括实现120、999、12320涉外救援和咨询电话的三方转接机制,规范窗口部门的外语服务标准及质量。该工作人员介绍,三方转接机制,简单说来就是当外籍人士拨打急救电话时,999或120指挥调度中心的接听坐席会立刻接入另一条外语接听受理线路进行翻译,实现三方通话。目前,999急救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培训外语接线员,已有多语种的接听团队,可以转接外籍人员的求助电话。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还将推进窗口单位外语培训工作,摸底调研医疗窗口行业外语培训需求,按需制定外语学习培训计划。同时,加大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外语培训力度,将外语水平与上岗、考核、奖励等挂钩,从而提高医疗卫生系统外语服务水平。
此外,北京市卫计委还将扩充医学外语人才库建设,培养一批涉外服务领域高水平外语人才。本市将通过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高端学术会议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形式,加大对医学外语人才的选拔、吸纳和储备,扩充首都医疗卫生外语人才储备库,力争实现人才储备库同比增长10%的阶段目标。市卫计委还将充分利用高校、社会外语培训机构等资源,提升相关医疗服务人员的外语交流能力。例如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第五期高端日语、法语培训班和雅思培训,以沙龙式教学方式为主,侧重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开设微信语音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源,线上、线下双渠道互动交流。
涵江区倡导移风易俗 争创平安家庭
崇实 信义 创新 奋进
鼓楼区家门口早餐工程试营业 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道县查封无证无照餐饮店4家
“打印机”种稻谷? 君山农民热捧新技术
北京市医院将实现外语导医标识全覆盖
为生命接力!射阳好小伙即将赴宁捐献造血干细胞
旅游市场整治剑指“不合理低价游”顽疾
温州一市民悬赏10万元寻狗 网友戏称要辞职找狗
贫困儿童喜领壹基金温暖包发放仪式在大埔举行
烟台九旬老党员马桂香:跟党走,才有好日子!
东营:多重利好释放 住宅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12寸储存芯片封装测试投资项目落户射洪县
清明节降雨又降温 气温将累计下降7至9℃
孟凡利在市城管委2018年第一次会议上要求更加积极作为合力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 “美丽青岛行动”
习近平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市科技局局长王志东深入经开区对科技 创新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看仙居如何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沂蒙环保世纪行"督导组到临沂平邑等地督导检查
8月份通江县环境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