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下张濬智学校张立斌老师创作的《小植物 大智慧》作品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原标题:让孩子用智慧的眼睛领略植物的神奇 我市下张濬智学校张立斌老师创作的《小植物 大智慧》作品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图为省教育厅领导到下张濬智学校调研该校开展“一周一植物”自然教育情况。
  8月14日至20日,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2200余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参赛,潮安区东凤镇下张濬智学校张立斌校长作为我市唯一的代表参加,他所创作的科技辅导员自然教育活动方案《小植物 大智慧》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主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兵团和港澳台地区的35个代表团队约500名青少年和200名科技辅导员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0多名国际代表参加。本届大赛成为亚洲区域规模最大、参赛国别最多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据悉,大赛共收到3000多项创新项目和作品,其中530多项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通过组委会的网上初评,有201项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入围大赛终评。此次活动中,代表广东省参赛的张立斌老师在8月17日进行大赛封闭式问辩,分别与五名专家评委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18日大赛公众开放日,《小植物 大智慧》科教方案得到了大量参观人士的关注和好评。大赛终评结果,张立斌老师的《小植物 大智慧》荣获三等奖。本次获奖为潮安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自然教育走进校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东凤镇下张濬智学校是在全市率先开展推广自然教育的乡村学校。学校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张立斌老师在全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抓住了“美丽校园”创建的契机,利用人工打造的绿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小植物,大智慧”一周一植物自然教育活动,让濬智孩子亲近植物,用智慧的眼睛和心灵去和它们对话,解读和开启神秘植物王国的大门,领略造物的神奇。孩子们用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不同感官参与探究活动,从植物的根叶茎、花果、种子等不同角度探究它们生存的智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无处不在,自然科学就在身边”,学校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自然科学的美丽与智慧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中的各种植物都挂上简介,简单的介绍其生长的“智慧”。各班级名片由各班同学通过征集、讨论、酝酿,选择本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植物作为特色班级名称,同时科普此植物,并根据这一植物特性提炼出班级精神,即一班一植物,一班一口号,一班一习惯,形成班级名片。
  活动自2016年9月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形成了《小植物 大智慧》电子校本教材,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进行分享,成为各校自然教育的资源。去年11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未来教室”考察小组莅校调研时,对学校的探索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能在自然教育方面继续探索提升。省装备中心基教部负责人杨金文博士给予充分肯定:小植物大智慧这个主题课程真的做得非常不错,值得全省推广。今年初在潮安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张立斌老师推广此自然教育活动方案。孩子们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体验了科学带来的乐趣,孩子们求知欲望更强烈,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在各项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如张镒帆同学《便携式救生绳》获广东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陈思涵同学的《未来能源加油站》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幻画类二等奖;《芡实生长环境研究》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三等奖;通过活动,学生综合素养明显提高,下张濬智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潮州市先进少先队红旗大队”,陈思涵同学荣获“潮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2名同学获“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张镒帆现被推荐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张程杭获广东省小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一等奖。
  今年4月,在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全省共评出20个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其中10个项目入围全国大赛终评。张立斌老师的《小植物 大智慧》自然教育活动方案,荣获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并成功入围全国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是全区乃至全市科技教育方案类首获此殊荣,填补了潮州市的空白。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谈到开展“一周一植物”自然教育活动的初衷,张校长说:地球上植物的出现比人类早10多亿年。植物,这种在自然界中看起来似乎不会说话又不会动的生物,其实比动物甚至比人类还聪明,哪怕是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也具有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园内外都有各种有趣的植物。我们利用身边的这一免费自然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小植物,大智慧”科技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植物为桥梁,了解植物的生命历程,探索大自然的生态关系,锻炼整体和联想思维。一是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即从植物的根叶茎、花果、种子等不同角度探究植物生存的智慧。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科学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三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即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一周一植物”科普活动,探究植物生存智慧。让学生用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不同感官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参与探究活动。每次开展“一周一植物”活动后分享学生的植物墨线图和活动记录表。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教室”专栏中发布学校“一周一植物”科普活动图文。
  请看家长的评价:
  “学校率先成立科普社团,开展一周一植物的科普活动,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态度,为校长这一理念点赞。”
  “下张的孩子是幸福的,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其他学校的学生只能在书籍里学习,而濬智学校的学子们却跟它们亲密接触。老师们,出自内心地感谢你们。”
  “为校长点赞,能够率先开展这样有意义的自然教育,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潮安区近年来非常重视科技教育活动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将青少年科技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教育的良好局面,打造成提高全区中小学综合素质的一项品牌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将坚持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紧扣科技教育这一核心,让学生成为创新体验的主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全区营造出树理想、学科学、讲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相信,全区学校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砥砺前行,我们期待,更多青少年朋友来创玩科技,放飞梦想。

李楠:一名温暖而有情怀的心血管医生
市财政局机关纪委召开节前廉政教育会议
(信息)市物价局部署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调控工作
邢宽:好名字带来好运气的芜湖状元
【九台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步伐不断加快
潮州下张濬智学校张立斌老师创作的《小植物 大智慧》作品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南溪区检察院深入基层宣讲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
网购配件组装气枪 男子受到惩处
优化对企服务 打好“组合拳”
重庆检察机关依法对洪承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资阳军分区领导视察雁江征兵体检工作
工地前圈建“公共”停车场影响居民出行,项目方称未对外经营
48.8 ℃ 电力工人顶着烈日抢修变压器
关于对阜阳颍淮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颍淮农村商业银行新办公楼项目规划方案的公示
宜昌交警|交通安全第一课 五峰交警网络直播进校园(图)
沅陵城区中学开展防空防灾知识教育
中云街道举办听大咖和你讲“创业者说”活动
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坚持联系实际 学懂弄通做实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