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报道我市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工作,本报特别策划——“劳动的一天光荣的一天”。让我们通过记者的笔与镜头,共同体验这些劳动者的辛苦与不易,也分享他们奉献他人的喜悦与满足。
祥和公交公司司机佟喜柱——休息时间按分钟计算
文、摄/实习记者 李卓远 记者 刘可佳
今年48岁的佟喜柱,2008年来到绥化市祥和公交公司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工作中服务零投诉和开朗的性格使他口碑颇高,一直担任1路公交车队长,带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获得“优秀司机”“龙江好司机”等先进个人称号。
4月19日4时4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家住市区广顺街锦绣家园小区的他就早早地起床洗漱,简单带上点儿算是早餐的糕点赶到楼下,等待5时10分班车的到来。5时50分,他到达工作岗位,6点准时发车,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1路公交车全程约20公里,运行一个来回需要120分钟,每天6个来回,途经正大街,客流量大,高峰期堵车严重。”佟喜柱说。公交司机必须严格遵守收、发车时间,尤其是早高峰期间,都是赶着点儿上班的人。一路上,乘客越来越多,靠站、停车、起步,不断重复的动作让人感到乏味,但佟喜柱却乐在其中。“虽然起早贪黑,可是很有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佟喜柱说,“但对亲人和朋友,我也感到很愧疚,一个月放一天假,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亲朋好友的聚会更是没有时间去,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工作。”
几乎每一站佟喜柱都会亲切地提醒:“站好,扶稳,慢慢来。”“年轻的乘客给老人让让坐儿。”每次停站下车,他都会仔细地盯着后门监控,在确认乘客安全下车后,才会把车门关闭。11时10分许,车辆又回到始发站火车站附近。记者以为佟喜柱终于可以休息了,没想到他又迅速地一边拿着拖布擦地一边告诉记者:“每次回到始发站,我都要清理车厢,有时候个别喝酒喝多了的乘客吐在车里了也得收拾。”仔细地清理完车厢后,佟喜柱急忙跑到火车站旁的盒饭行吃午餐,简单的五六元饭菜,免费的汤,看着手机上的时间,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向记者一笑:“没办法,一会儿还得换车,发车时间不能晚。”大约11时30分,佟喜柱又开着他的1路公交车开始了下午的工作。记者问他,遇到脾气不好的乘客该怎么办,佟喜柱说:“开了十年的公交车,抱怨刹车急的有,不让半路停车的也有,岁数大的骂人的还有,不管乘客怎么说,我都会忍,因为我是一名党员,要时刻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公交车走走停停,乘客上上下下。傍晚6时40分,终于可以收车了。但这还不算一天工作的完全结束,还得完成加油、把公交车停入停车场、车辆检查、清理工作后才可以回家。等到回到家已经晚上7时30分了,吃过热腾腾的晚饭后,佟喜柱早早地睡觉了,舒缓一天疲惫的同时为第二天的紧张工作养精蓄锐。
对佟喜柱而言,在每天14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休息时间都是按分钟计算,基本都保持着精神高度紧张的坐姿。长期下来,他落下了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等病根儿。但佟喜柱坚定地说:“这都没什么,我的工作尽管会累,但我从来没有厌烦过,看到乘客们对我工作的理解与尊重,我心里就很高兴了。”
绥化市环卫处环卫工魏晓红——为维持卫生不敢喝水
文·摄/孔祥纯 记者 孙曙光
4月20日早晨4时许,市区室外气温仅有三四摄氏度,此时,租住在市区农垦现代家园的绥化市环卫处环卫工魏晓红早已离开温暖的被窝。她简单地喝了一口粥,便走出家门,骑上电动车向自己负责的清扫路段驶去。
4时20分左右,她到达了所负责的市区四平街黄河路至康庄路的路段。此时这条路段上人和车寥寥无几,路段上其他3名环卫工还没到。作为路段负责人,她每天都要比同事提前上岗10多分钟,目的就是早点做工作准备。她换上橙色的工作服,将清扫工具准备到位,便开始清扫路面的各类垃圾、清理绿化带内的落叶枯枝。4时30分,另3名环卫工上岗了,魏晓红简单地与他们沟通几句,将准备好的清扫工具交给他们,便各自行动起来。低温中,初春的风有些寒意,让人禁不住瑟瑟发抖,穿着单薄工作服的4名环卫工却在清冷中坚强地忙碌着:清扫路面垃圾、捡拾砖头瓦块,查看并清洁路边垃圾桶。
忙碌了一个半小时后,早六点,大家轮流换饭吃早餐。
魏晓红所负责的区域离九三市场较近,所以早起买菜的市民有时会无意间掉落些菜叶等;附近小区居民养宠物狗的也较多,早上遛狗会有一些粪便产生,这都增加了4名环卫工的清扫量。上午8时、11时30分,是靖宇小学学生上学放学、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期,街上的人流和车流不断,为确保路面始终整洁,魏晓红和她的同事经常会冒着危险到路中央清扫车辆经过遗留的垃圾。“清扫中,最让我们头疼的是有个别居民高空抛物,一些垃圾在空中抛散,弄得遍地都是,我们不得不来回打扫。”
10时30分至13时30分是两组环卫工人换饭午餐时间,每天中午1个半小时的换饭时间很多时候可能只是理论上的,环卫工人常常会因为垃圾运输量的问题而饭都吃不上,按照规定,环卫工一上岗就不得离岗,按照工作标准必须保持分担区内卫生整洁,所以环卫工们要不停地来回巡视,见到垃圾就得立即清。“我们中午根本没有午睡时间,昨天中午,一个老同志在装完垃圾车后,在路边坐着就睡着了。”魏晓红告诉记者,有时为确保足够的时间维持路面卫生,他们几乎不怎么敢喝水,因为分担区内没有公厕,要想上厕所得跑出很远,这会耽误清扫。
13时30分到17时30分或更晚些,魏晓红和“战友”们会换下早上已经湿透的工作服,继续重复着上午清扫路面、清理绿化带内垃圾的工作。
魏晓红今年44岁,做环卫清扫工作将近两年,她的爱人是个盲人,女儿在绥化第二中学高一就读,每天晚上8点半她还要去接孩子放学,家里家外的事儿让她很忙碌。
18时许,魏晓红终于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做饭吃饭,然后在晚上八点二十分左右去接孩子。
魏晓红说:“环卫工工作是一个净化人心灵的职业,能让人变得知足。每个市民对环境的爱护、对我们劳动成果的尊重,都能让我们感到累得值。”她说她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市民可以配合环卫工作者的工作,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珍惜环卫工的劳动。
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文粲——3个小时接诊25名患者
文、摄/实习记者 郑亚楠
晃动着小玩具安慰哭闹的孩子,捂热听诊器听头,在温柔耐心的话语中为孩子进行听诊,细心询问症状,叮嘱家长注意患儿饮食……4月19日,从早上7:50出诊时算起,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绥化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文粲已接诊25名患者。每来一个小患者,她都会耐心细致地做着如上所述的一系列活动,为患病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长舒展心结。
今年49岁的文粲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0年毕业后她便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至今已从业28年。每天只要出诊她就会在7时50分准时到岗,开始接诊患者,然而通常这时候等待就诊的患者就已经排了10多名了。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精湛的医术是必备的, 可是沟通的能力同样重要。”文粲说,有时孩子只是简单的感冒发烧,她就建议家属用些清热解毒的药即可。但是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总是急于输液,觉得输液恢复比较快,她就会耐心解释,目前还不需要打针输液,发烧需要观察两到三天,用点清热解毒的药物,多让孩子饮温开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但是门诊患者多半比较焦急,因此就需要大夫与家长耐心地解释与沟通,相互理解。
“工作28年,常常半夜回家,有时半夜一两点钟电话就会响,有患者,我就需要立即赶赴医院。我家在绥化学院附近,离医院比较远,半夜三更打不着车就只能把丈夫叫醒,让他开车载我来医院,到了医院忙活一夜,第二天再坚持工作一天。”文粲说,有时感觉对家人很愧疚,但这已经是常态,家里已经没人会计较这些了。从她在儿科工作的那天起,只要遇到重症就不会正常下班,即使晚上她在门诊处出门诊,也要回病房查看一下患者情况。“我每天进到病房会把所有病患查看一圈,然后再出门诊,出完门诊再去病房查看我的患者,然后才能回家。遇到病情比较重的患儿,晚上七八点左右刚到家,还没吃上晚饭,电话就来了,我就又得回到医院。”她说。
采访中,病房内怀抱孩子的一名患者家属向记者表示,家里两个孩子一直在文粲主任这里看病,文主任看病认真负责,不会胡乱开药,还能药到病除,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耐心温柔的“文奶奶”。一位4岁孩子的父亲情绪激动地对记者讲述了他家的情况:孩子发烧两天,白细胞达到19000多单位,在某医院孩子被诊断为白血病,家人痛苦万分,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文主任这里就诊。文主任细致检查后,最终得出孩子为细菌感染的结论,而孩子也在用了两天药后情况便有所好转,家属对文主任的精湛医术佩服不已。
文粲说,作为工作28年的儿科老医生,感悟很深。自己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但受当时医疗条件和家庭情况的影响,就医很难,所以她特别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儿科很特别,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本着对下一代负责任的想法,无论多苦多累,自己都能坚持。
北林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民警张大成——连续工作近40个小时
文·摄/韩春林 实习记者 李卓远 记者 张秋滢
4月19日凌晨2点多,到北林区北三路某烧烤店处理一起治安案件,3点多才回到所里的张大成,再没休息,而是坐在办公桌前梳理前几天发生的几起案件。
其中有一起案件,一人被菜刀砍伤,因伤势过重被送到哈市救治,一直处于昏迷状态。5点多,张大成的手机响了,医院打来电话称:伤者已经苏醒。他马上指派民警安排车辆赶往哈市调查案件并做笔录。这时天光已经大亮,张大成又度过了一个不眠夜,浓重的黑眼圈是大写的“疲惫”二字。他用冷水洗了把脸精神精神,就又投入工作了。
派出所8时30分上班,刚8点多,来所里办事的辖区居民就把一楼走廊挤满了。一人说:“我要落户。”张大成仔细看了房产证说:“现在街组委已经取消了,你的房产证上还是旧的标注,得把水电票子拿来,才能确认你家是哪个小区几单元几号,才能落户。”一人说:“我给亲属注销户。”张大成检查了他带来的材料说:“你这个材料不全,注销户口得有死亡证明。”这两个人和其他几个材料不全的居民,因为他的解释,没有在这白白等待而浪费时间。
9点多,接到警情,和谐福源小区居民家的门窗被破坏。在警力排布不开的情况下,张大成带民警赶往现场。还在路上,他简明扼要地安排处警:询问基本情况、勘察现场、拍照,如果现场在监控范围就调取监控视频。现场工作结束后,将报案人和视频一并带到所里开展下一步工作。
10点,张大成来到辖区英俊小学,谈警校共建的事,检查校园警务室建设、警用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主管副校长孙会娟说:“我们学校和居民楼仅有一墙之隔,以前经常有人高空抛物,孩子在操场活动,很容易发生危险。大成发现隐患,就带民警挨家挨户走访,还做了条幅提醒居民。他还定期到校给师生上安全课,讲如何规避危险,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随后,他又来到卫东社区龙水小区一居民家。这户人家老两口经历生活波折精神受到刺激,俩人没事就捡垃圾,堆得满楼道都是,还经常刮伤邻居的电动车,还往下扔东西。所里经常接到投诉,张大成就经常来他们家安抚他们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老人的情况已经好转,不扔东西了。当天,张大成又接到投诉:老人往楼下泼水,张大成爬上七楼却扑了空。
因为老人不在家,张大成就来到八一社区,根据重点人群的特点,研究信访维稳工作的方向和方法。不知不觉谈了一个多小时。从社区出来,张大成说:“走,还去龙水小区。”他再次来到老人家,想趁中午老人在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再次离开老人家,已经快下午1点了。下夜班没顾上吃早饭,又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一上午的张大成,这才松了一口气,“还真有点饿了,简单垫巴一口吧!”他们来到道边一家盒饭行,算上打饭的时间,他们这顿午饭只用了10多分钟。
下午,张大成还是这样工作,只是换了不同的工作对象。
采访的整个过程,让记者对基层所队民警的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其他民警忙碌的程度也不亚于张大成,他可以说是全市民警的一个缩影。记者当天的采访结束了,但张大成的工作还没结束。发稿前,记者在其他民警那听说,张大成又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
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实行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临沂今年抽查58种产品质量 主要监督抽查生产企业
列车为何临时停靠广水?
从洛阳坐飞机要交燃油附加费了标准为每人10元
瘦脸隆鼻 假期微整形火学生成为“主力军”
劳动的一天光荣的一天
重庆大足页岩气区块成功获得工业气流 测试产气量达10.56万立方米/天
中心城区和县区部分农贸市场及超市农副产品“晒价格”监测信息(2018年05月30日)
关于11月份晋中市城区市容市貌 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成绩的通报
张建慧督导调研安全生产工作
特教孩子手绘新时代
仁寿县开展肢残人活动阳光出行
市区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方式有何变化?
今年,我市将赴对口帮扶地区举办12场招聘会提供6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灯塔·爱在交通”基金帮扶猝死出租车司机的家属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发明可用于红外光探测的“慧眼”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
东营2215名考生报考普通专升本考试 成绩4月下旬公布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我市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