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绿色观山湖绘就生态建设美景图

观山湖区阅山湖湿地公园。
  ■题记
  百花教育城城市公园、通源汽车主题公园、华润山体公园、恒大中央体育公园、窦官公租房社区公园……盛夏7月,观山湖区又多了20个风格各异、主题鲜明、生机盎然的公园。这些公园,为绿色观山湖锦上添彩。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近年来,观山湖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从规划、治理、保护、建设入手,努力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26平方米,百花湖水质达标率为ⅲ类,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规划优先 画好生态建设美景图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针对全区生态建设,观山湖区首先编制了环境总体规划。
  按照“一区六园三小镇”的总体布局,《观山湖区环境总体规划》明确了生态保护指导思想、原则、范围及目标,全面研判了辖区水、土、气、声等环境存在的问题,对水、气等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评估,划定了水、气、林、基本农田等生态保护一、二级区域红线,地表水环境保护区域红线,以及禁、限养殖区域红线,明晰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在组织、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健全保障机制。
  在实施中,全区始终以环境总体规划实施运用为“牛鼻子”,统领推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实现一体规划、一张蓝图,解决了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形成了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开发有序的空间格局,为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做优城乡规划,绘制建设蓝图。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观山湖区首先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主任”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坚持生态“留白”、自然“种绿”理念,统筹编制《观山湖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观山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在这些规划中,合理布局了以省级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为统揽的贵州金融城、贵阳高铁新城等“一区六园”发展空间,预留了观山湖湿地公园、阅山湖湿地公园等生态用地44300余亩,保持了产城互动与景城融合新模式的持续完善。百花湖是观山湖区重要的生态景观,围绕百花湖水资源保护这个核心,观山湖区编制完成《观山湖区百花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规划》《观山湖区百花湖乡村镇总体规划》《观山湖区环百花湖美丽乡村带总体规划》等规划,以突出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7年,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81.3%。
  做实产业规划,为城市景观添彩。
  在产业规划方面,观山湖区编制了《观山湖区“十三五”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贵阳市观山湖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贵阳市观山湖区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规划》《观山湖区精品果蔬产业规划》《观山湖区万亩茶旅一体化产业带规划》等产业专项规划,制定实施了《观山湖区现代服务业创新行动计划》《观山湖区现代制造业创新行动计划》《观山湖区现代都市精致农业创新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计划,以大数据、大金融、大会展、大健康、大商贸、大旅游、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六大一制”现代产业和以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五子登科”为主的现代精致农业产业体系得到推进并日趋完善。
  多措并举 构建生态发展新体系
  坚持产业生态化、实施守护蓝天计划、大力推动碧水治理、全力强化绿地保卫。近年来,观山湖区多措并举,构建生态发展新体系。
  2017年10月16日,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法庭”在观山湖区成立,这是该区维护绿色经济秩序、促进绿色金融良好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
观山湖区小湾河湿地公园。
  建区近六年来,观山湖区一直坚持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入。“在严格‘进入’的同时,‘走出去’招商选商成为我们实行产业生态化的成功经验。”据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区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他们先后赴上海、北京、伦敦、瑞士等地招商,引进的大数据、大金融、大健康、现代农业等绿色环保和低碳产业项目占招商项目90%以上。
  同时,观山湖区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机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在具体工作中,以百花湖区域为轴心,搬迁、关停、取缔环百花湖区域工业污染、煤矿企业、规模养殖、无证无照砂石厂和小作坊,实现全区100%无工业污染源。鼓励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重组农业生产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精致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产业。
  除了全力发展生态产业外,“三大计划”成效推动了观山湖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
  在蓝天计划中,观山湖区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砂石场污染整治、燃煤污染控制、加强秸秆禁烧防治等方案措施,强化对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施工粉尘、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及综合治理。
  在碧水治理中,观山湖区加大了对百花湖水质的治理,搬迁了百花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农房163幢5万平方米,100%取缔了环百花湖畜禽养殖;采取“分散治理连片集中”整治方式,开展了农村分散式收集治理示范点建设,从源头治理了污染物的直排直放,目前,百花湖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强化小湾河、麦西河、南门河等地表水系综合治理和监管,采取ppp运作模式与贵州水务公司合作,完成了小湾河观山湖区段污水、河道、景观综合整治的一期工程,小湾河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完成了麦西河流域污染防治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项目;每月对全区地表水系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质情况和污染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系治理。与此同时,加强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建成金阳、大关、小菁、金白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在全市首家实施了地下排污管网监测,实现全区地下水监测覆盖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
  在保卫绿地工作中,采取植树造林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护了九龙山等地的天然林,最大限度修复了因施工破坏的山体,最大限度恢复了环城林带和交通沿线绿化,2017年,全区完成营造林造林面积为4680亩,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全区绿地覆盖率达42.6%。
  观山湖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储备库是该区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保护百花湖饮用水源和河流湖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林地占补平衡的有力保障;是有效弥补因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后减少的森林资源,实现用保结合、以用促增,确保贵阳市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林地保有量不减少的有力举措。根据《观山湖区使用林地“占一补一”暂行办法》,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保障下,观山湖区2020年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51.42%。
  借“千园之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连续3年,观山湖区先后投入资金40.33亿元,建成了百花湖森林公园、小湾河湿地公园等各类公园164个。
  “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我区通过业主推荐、公开征集、收集汇总、专家评审等环节,对全区新建公园进行命名活动,让大家参与并分享建设成果。”该区有关负责人说,公园建设方案均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确保建设不走样。同时,深入挖掘每一处公园文化,达到全区公园“一园一特”“多园多彩”的要求。
  共建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惠民生
  开展生态示范区、镇(社区)、村(居)“三级同创”,成功创建生态文明机关、生态文明工业园区、生态文明示范企业、绿色学校、生态文明村寨、生态文明家庭等“绿色细胞”近70000个,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村27个,创建普及率100%。近年来,观山湖区在培育生态保护工作中,营造了全区各部门联动、上下齐动员的良好氛围。
  在培育生态保护领导责任体系中,观山湖区强化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把生态保护列入区委常委会重要议题,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态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制定生态保护重大决策,协调解决生态保护重大事项。
观山湖区干净美丽的街道。
  同时,强化生态保护职责划分,以《观山湖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办法》,细化各部门的职责;建立生态环境履职保护制度,按照《观山湖区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规定,全区实行领导干部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根据全区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以绿色gdp增长论英雄,对干得好、干出实效的组织部门优先提拔使用,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形成绿色发展引领导向,强化生态保护督查考核,促使生态保护责任落实。
  与此同时,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执法联动机制,重拳培育生态违法打击保护体系。在工作执行中,严格落实“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等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由生态部门统一行政执法,区法检、住建、国土、城管、农水等部门配合执法,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控违、治水、护林、净气、保土、强管”六大执法战役,以零容忍的态度重点打击项目未批先建、违法排放污染物等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7年,共检查企业234家(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72件,处罚金额389万元,下达行政命令责令停止排污、停止生产31家,全区未发生重特大林业生态破坏案件和环境污染事故。
  科学培育生态保护监管监测体系,是近年来观山湖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的又一手段。该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探索建立了生态保护数据库、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和生态保护快速响应机制,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平台和区域生态损益管理体系系统平台建设。
  建立区生态领域专家库,保障专家通过担任人民陪审员、专家证人等方式参与绿色法庭司法活动,这是观山湖区探索施行的“互联网生态保护与司法联动”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构建生态环境立体化监测监管体系,建立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环境综合监测网络和森林资源管理综合体系,设立健全了污染源一源一档数据库,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格化全覆盖,推动环境监察执法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查究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观山湖区创新推进的政府、民间“双河长制”,让治水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区已经全面实行“一河一策”,招募了志愿者担任南门河、麦西河等7条河流民间河长,监督、查找、提交河流污染问题;区、镇(社区)、村(居)领导担任政府河长,采取专题会的形式解决民间河长提交的生态污染问题,全区政府、民间“双河长”到位上岗率100%。这一举措,是观山湖区全力培育公众参与绿色生活体系的又一硕果。
  在公众参与绿色治理中,观山湖区还建立了第三方参与生态保护监督机制,制定《观山湖区推进第三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创新公众监督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购买社会公益组织服务的方式,引进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参与生态监管和治理。目前,全区登记注册村(居)环保志愿者8200余名、70余个团队。
  区、镇(社区)、村(居)三级“林长制”是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又一措施。在具体工作中,三级领导担任九龙山、百花山等森林“林长”,实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专人专管,在“林长”的负责指导下,森林更绿。
  发动群众,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观山湖区建立了群众环境举报投诉机制,运用环保监督app系统平台,引导市民投诉影响环境的各类行为、举报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反映社会关注的环保“痛点”,第一时间解决生态保护投诉问题。
  利用微信、微博,建立“生态观山湖”微信公众号,组织各种生态宣传活动。观山湖区不断拓宽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渠道,在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及时曝光违法行为、环保失职渎职行为,最大范围公开环境监测质量、污染整治、重大环保项目建设、企业环境行为等生态信息,让生态文明理念深植群众心中,让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家园意识,走入千家万户。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打好抗冰雪寒流保畅攻坚战
10年间他带领村民搞种植屡遭打击,如今终于成功却又遇到了难题…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周海兵调研株洲农村公路工作
宝鸡现疑似“碰瓷视频” 公交公司讲述经过
纪念虎门销烟 吉首公开烧毁罂粟200余株
生机盎然!绿色观山湖绘就生态建设美景图
美丽乡村结硕果
1-5月份雨花台区科技指标完成较好
今年将为21.4万户农户改厕 每户奖补1200元
他是一位负重前行的人民法官 ——追记陆丰市人民法院执一庭副庭长蔡曙锋
全力以赴守护万家灯火
市公安局援凉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已到位并开展工作
建阳漳墩:健康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人
太白南路部分路段花坛变身“垃圾桶”
市排水公司强化防汛工作总结与演练
黄陂28000余户居民用电受影响,20个小时抢修恢复
雨箅子丢失多出15个“坑” 居民担心夜晚出事
莆田监狱组织暑期服刑人员亲子见面会
杨市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2018年下半年综治民调工作
停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