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转移就业“转”出美好生活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浩
“俺今年66岁了,腿又不好,去哪儿都要拄着拐,厂里为俺们着想,包吃包住。俺在二楼工作,就住在三楼宿舍,单人单铺,有两三个室友,每个房间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比在老家住着还得劲。”3月27日,在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山火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内,正在为衣服贴片的该县防胡镇路沿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郑海水说。
今年51岁的唐开林,家住该县王家岗乡吴岗村,双腿二级残疾,一个人带着上高二的女儿,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工挣钱,生活负担较重。“厂房离俺家近,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回也比较方便。厂里给俺们20多名残疾人分配的都是查片、点位、贴片的活,活不重,坐着就能完成,工资最低保障每月2800元。俺要好好干,争取今年脱贫。”唐开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郑海水、唐开林等这一特殊群体,只是该县产业集聚区转移就业的一个缩影。扶贫先扶志,“输血”不如“造血”。该县把转移就业确定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改善贫困境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7.4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5家,规模以上企业111家,成为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主要平台。
为鼓励贫困户积极转移园区务工,该县产业集聚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等条件下,企业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集聚区务工的贫困户子女就学享受城镇居民子女就学待遇,在园区内淮滨二中就读的,给予学费补贴;在县产业集聚区务工的贫困户务工人员,享受廉租房和公租房待遇,优先享受租赁补贴待遇,夫妻双方都在产业集聚区就业的,由产业集聚区提供夫妻套房,租金100元/月。单身职工由产业集聚区提供集体宿舍,象征性收租金0.5元/天;对新进入园区务工的贫困户,为确保其在培训期生活有保障,满3个月给予生活补贴600元;在乡镇建立扶贫车间,将企业内技术要求较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乡镇生产车间,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今年春节过后,该县产业集聚区招工办紧锣密鼓,压茬推进,开展“绣花式”帮扶,对有就业意向的贫困群众多方联系企业60多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把岗位信息、扶贫政策第一时间传递给贫困群众。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已引导6000多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使招工方和务工方实现互惠双赢。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新规 今年10月起施行
通许县朱砂镇开展送戏曲下乡活动
瞄准市民“碎片时间” 共享按摩椅戎城走红
“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系列评论之四:以“大改进”促进工作大提升
天津13个重点景区门票降价 平均降价幅度达26.5%
淮滨:转移就业“转”出美好生活
黄道牙旁违停 一查还涉牌违法
坚守岗位战高温 市民感动送清凉
秦皇岛开发区召开工委、管委纠正“四风”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
【脱贫攻坚】开启“三合密码” 带领村民致富
13项具体标准,武汉物业行业优化小区环境迎军运
市公积金中心赴包保点督导禁限放工作
玉田辅警史连平获“全省百佳”
我市开通营运车辆网上年审业务
喝冰啤吃海鲜男子腹泻休克
黑河市教育局收看省教育厅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视频工作会议
西华:妙笔绘画卷 “盛装”迎接省运会
县公管局加强招投标项目开标评标过程监管
市油田艺术中学召开“十三五”立项课题结题成果展示报告会
鼎城区武陵小学家长会:家校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