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毕业,现在提拔成店长,基本工资2500元,平时还有提成。”在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刚毕业就顺利在办学企业旗下精品美容店就业,并在4个月内升为店长,年仅18岁的雷港告诉记者,这让远在云南老家的父母颇感欣慰,自己也更加认定当初的选择。
在职业院校拿到毕业文凭,除了在学校能听到企业“工匠”的讲课,还能到合作企业当学徒……这些在我市并不是异想天开。怎样培养大批与当地经济社会相匹配的现代职业人才,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我市的答卷是:长效保障机制下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0户,工业化率达48.6%,本地企业招工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一直是工业发展中的难题。2011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由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用工企业三方共为,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采用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的办法,实行“双主体”育人,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
开发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师傅标准和学徒培养标准……我市精心打造一批精品特色专业,建立起符合市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我市共有6所职业院校13个专业754名学生在25家企业(本地企业21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本地就业学生比例由2012年以前不足2%到2017年达到10.3%。各职业院校每年输送学生到本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和短期用工人数达3000人左右,有效缓解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
为切实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散、小、弱”问题,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我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撤销、划转中职学校10所,提升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同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名师”培育计划,积极做好中职学校“双师”素质提高培训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和专业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为全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我市鼓励学校在专业开设上注重错位发展,对接全市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2017年,全市中职学校增设民族织绣等15个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新专业。目前,各职业院校累计开设专业160多个,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吻合度进一步提升。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我市积极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先后组建4个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活力。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共为社会培养30多万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改善,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盐碱滩上接续创业(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过年的味道
我市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
元旦起实施,权威专家解读环保税法期待更完善配套
庆元:巾子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例会召开
“职业教育+”助力新余工业强市建设
昔日贫困户 今朝“明星户”
母亲的怀抱
市科技馆选派选手 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上获佳绩
市领导现场督办政协重点提案
赵洪坡村:小日子越来越甜
第二届广州千村足球锦标赛增城区预选赛圆满结束
武穴市引入“环保管家”开启环保治理新模式
赴日体检!人性化关怀让人舒心 精密化检查让人安心
封开县:海事处对渡口渡船开展安全检查
锁石镇开展“传承好家风·做时代新人”优秀家教家风进校园活动
落实生育政策,完善配套保障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镜湖区科技企业角逐创新创业大赛
2月我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八大基本建设助推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品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