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主办国际荔枝产业大会,打造广东荔枝“金字招牌”


6月28—30日,“2018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暨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从化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内众多顶尖专家,以及澳大利亚、南非、孟加拉国以及政、产、学界代表共计700多人出席大会,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雅红及56位专家参会。
本次论坛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农业厅共同主办,其中,“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荔枝产业
摄于华南农业大学果园
中国是荔枝原产地,也是荔枝最大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约七成。2017年总面积820万亩、总产量达230万吨、总产值280多亿元,对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广东荔枝占全国5成以上,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全省栽培面积10万亩以上的地级市9个,面积1.5万亩以上县47个,荔枝是广东单一水果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最具发展潜力的亚热带水果。我省从事荔枝科学研究的人员一百多人,而华农开展荔枝科学研究的固定人员数达48名。华农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在体系18名岗位科学家中占据9位,首席科学家为园艺学院院长陈厚彬研究员。
荔枝产业大有可为,华农引领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陈厚彬在论坛上作报告
陈厚彬在大会论坛作的专题报告受到高度重视。他总结了2011年以来全国和广东省荔枝产业在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果园生态条件改造及改善荔枝成花、坐果和保鲜,提升产量和改善效益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其中华农李建国研究员主持的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陈厚彬在广州增城区仙村镇仙基农业公司指导荔枝园管理工作
就未来荔枝发展,陈厚彬提出建议:一是适度降低我国荔枝的生产园规模,把园面积控制在620万亩左右,总产控制在300万吨左右,让地形陡峭和难于管理的荔枝园转化为生态园,把城中和城郊荔枝园打造成为荔枝公园。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步骤,加快“黑叶”和“怀枝”等低价品种的更新换代。三是为了实现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要加大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管理技术投入力度,确保可靠实现减肥、减药目标。四是加快以荔枝园机械化为主要抓手的果园现代化建设,重点是培育农机具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共享服务平台。五是推动华南地区始发的高铁开通货运,助力夏季易腐果蔬物流,解决荔枝鲜果的低成本、快捷和无损运输问题。
“今年是荔枝破纪录的高产年份,优质品种和优质果品销售价格总体上正常”,陈厚彬认为,品种结构调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荔枝“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同时荔枝销售要内销与外销并举、本地销售与外地销售并举。
摄于华南农业大学果园
“通过推动各荔枝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绿色发展技术,进行果园设施改造,做好后期贮藏工作等,广东荔枝产业将步入一个新台阶,引领整个荔枝产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陈厚彬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荔枝产业大有可为。
2018年4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华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参与广东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刘艳巡视员专程莅临指导。华农体系专家将主动有为,为有关县区的园区建设提供规划协助和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华农与茂名市开展荔枝产业技术合作。广东省茂名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州市荔枝产业园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据悉,近期华农将组织相关学院、学科专家组建荔枝产业服务团队,赴茂名产业园提供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保鲜等一条龙产业服务。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落户华农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荔枝品种园与育种圃建立于2003年,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荔枝种质80多份
2009年,农业部启动建设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扩大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体系主要从事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实现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技术研发任务;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收集、监测和分析荔枝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开展产业政策的研究与咨询和组织学术活动。华农体系专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潜心服务广东和全国荔枝产业,取得的成绩得到农业农村部、广东及其它有关省区政府主管部门及广大种植农户的高度认可。
华农园艺学院正在培育的荔枝苗
李建国研究员主持的“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体系运行以来,华农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获得的主要成果有:“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于2013年2月获广东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于2014年12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或参与选育井岗红糯、马贵荔、荷花大红荔、岭丰糯、庙种糯、观音绿、唐夏红等7个荔枝品种。形成技术规范或方案7个。在知识成果方面,共完成各项总结报告303份,发表论文335篇,提交会议报告181份,申请专利87份,获授权专利14份,获得软件著作权12份。在社会服务方面,共开展技术试验示范156次,开展技术培训142次。培养毕业硕士145名、博士22名,出站博士后4名。
华农园艺学院的荔枝园已实现全机械化管理

鄞州又一座民办艺术馆开馆 千龙万工藻井等你来
晋城:购年货 迎佳节
【中国梦·践行者】"花房姑娘":大学生返乡办起村里第一家花店
温岭推进农村基层 “项目廉诊”
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四个特点
华农主办国际荔枝产业大会,打造广东荔枝“金字招牌”
华安县创建省级森林县城顺利通过验收
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干部职工到华清路再植新绿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国内首家“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
我区组织收听收看省委省政府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唐山市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
大观园街道环境+服务助力城市形象提升 擦亮窗口形象 护航儒商大会
武大校友再捐1.8亿 人才引进基金签约规模已达3.23亿
象山成立全省首个社会组织学院
峨桥镇道路沿线行动硕果丰 环境整治效果显著
刀客张玉宾:“13把刀”传承真功夫
市安委办通报全市第二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桂林高速已开通80条移动支付通道,接下来将推进不停车支付
惨烈!慈溪七车连撞 车里还有个小孩…警方通报来了
郑州地铁开通不满5年 累计载客量破7亿人次
“汉中仙毫”参加米兰“一带一路”文化经贸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