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何西荣 霍琳娜)“这个烘干机还真管用,收了庄稼再也不用到处找地方晾晒了,减少了种子的霉变,价格也就上去了,都是俺儿这个‘新掌门’的好主意!”日前,汶上县苑庄镇种田能手张道立站在大院里,望着硕大的烘干机赞叹不已。不过,以前的他可不是这个样,因为新旧种粮理念的碰撞,爷俩没少红了脸,“新掌门”和“老把式”的“对阵”几乎每天上演。
子承父业,年轻人劲头势不可挡
这家在当地是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父亲名叫张道立,50岁,是一位种粮23年的老把式。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全县首家农民合作社——道立种植农民合作社,注册成立了田营家庭农场,带动周边500多个农户发展育种业,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种粮大王。当年还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的称号。
儿子叫张虎,今年28岁,有6年种田经验,是主张科学种田的“新掌门”。受父亲的影响,2013年5月,张虎带着妻儿回了老家后开始种地。不过,与父辈创业之初不同,年轻的张虎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联合镇农办争取汶上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项目资金24万元,又筹资50万元,新建了一处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成立了合作社。“一个合作社有卖菜的地方就行,哪里用得着那么大地方?简单的种个菜多好,瞎倒腾!”张道立平日里可没少嘀咕。张虎却不为所动,而是根据生产需要设立了服务、生产、销售、农机作业、财务等现代化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配备了专业的会计和出纳。
随着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许多致富能人、技术能手、返乡农民工等纷纷加入。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209户,从刚开始的单纯带领社员繁育良种到现在收、买、卖一体化,社员增收由423元增加到1150元。此外,由张虎建立的“道立合作社”公众号,更是为合作社里的种粮大户在线解决种植难题。
父子搭档传统老模式开了新花
合作社规模建起来了,也见到了效益,可张虎并不满足,他又新建了6座占地24.84亩的越冬大拱棚,种上了产出率高、效益好的辣椒、菜花等蔬菜。同时,他还引进了生产周期短、种植密度高的新品种黄瓜,每亩产量可达2万公斤。去年一年,6个大棚年产蔬菜1000吨,销售收入214.86万元,年利润47.6万元。此外,张虎也为镇里的扶贫工作出了把力,他的大棚季节性用工达到七八十人,常年用工二三十人,其中25%是该村的精准扶贫户,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扶贫难题,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自己的大棚搞的风生水起,父亲的事业也不能袖手旁观。张道立一直种的都是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收了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晾晒就会发霉,严重影响收入。为解决父亲的这一难题,张虎建议父亲添置烘干塔,彻底治好了看天吃饭的顽疾。同时,他力劝父亲购买了6架无人机,不仅能够喷洒农药,还能播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小子还真行,以后就看这些年轻人的了。”张道立说。
目前,张虎的合作社租赁育种土地4000余亩,农户育种土地10000余亩,年育种1600万斤,年经营收入5000余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一步,合作社要新上良种及其它农产品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条。建起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良种及附近农户的农产品,构建良种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服务体系。”张虎说。
办理车驾管业务不打烊
丰南区市场监管局创新举措助企融资
[网评]高铁“霸座男”扰的是秩序乱的是民心
广储社区电子鞭炮不失年味还环保
马坪学校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活动
新旧种粮理念的碰撞没少让爷俩红脸 看“新掌门”对阵“老把式”
惠州供电局提醒:积水路段要观察有无电线掉落
非法开采、非法占用国有土地……发现这些行为,可打88332109举报
近年来西安与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日益加强 留学生逐渐成为 丝路文化传播交流使者
林觉民: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治肝癌要多少钱 “机器人医生”能说清楚
市中区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新老接棒”誓拔穷根——我市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深州市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中等城市
晋中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催告书 (行政强制执行适用)
厚街:全力保障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顺利举办
广西新增4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两个来自柳州!你去过吗?
渭南名优特农产品走进广西凭祥
眉山市2018年“三下乡”卫生组集中示范活动举行
市经信委举办全市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