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


让村民增收促乡风文明
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十分重视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活动,激发党员先进性。图为村里的党建文化墙。章帝 摄
◎星沙时报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李林 张春玲
初夏,走进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这里烟雨朦胧、白鹭翔集,农人劳作于田间。这个因贯穿全境洪家河(捞刀河支流)而得名的小山村,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利用“水稻+”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把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建成了一个生态优美、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水稻+特色产业
建设富裕乡村
洪河村位于捞刀河流域,洪家河、梅数河贯穿全境,水系发达,全村耕地面积近5000亩,属于传统的农业村。2012年,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该村致力于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使水稻产区的耕作条件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千亩耕地被划定为长沙县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片区。
要想富,看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罗泽良虽然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多年,但深知农村发展的诀窍。近几年来,洪河村积极引导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争取等方面给予扶持。“我们要集全村之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洪河村建设成长沙县乡村振兴的新样本。”罗泽良说。
有了梧桐树,必有凤凰来。兰春塘组的王稳根在外从事汽车零配件行业多年。2015年,他回乡创业,在村上流转10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效益不错。2017年,他又流转400亩土地,尝试发展“水稻+蛙”的产业模式,在湖北购买了80万尾蝌蚪,实施稻蛙混合种养。由于洪河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王稳根的稻蛙模式大获丰收,去年一年稻蛙总销售额达200万元。
“‘水稻+蛙’模式只是我们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一个案例。”洪河村村主任冯学勇介绍,目前全村已形成了“水稻+虾”“水稻+鱼”“水稻+鸭”和林下养鸡等多种产业模式。特色农业产业的形成,除了使创业群体发家致富,还通过土地流转费、用工酬劳等形式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党建+文化品牌
建设文明乡村
走进洪河村,另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党建文化氛围浓厚。位于县道苍马线一侧的党建文化园,以党建历史为主线,以景观、墙面、标牌、灯光等为载体,展示了党的诞生、奋斗历程及光辉成就。2017年完工后,党建文化园不仅成为村民散步、休闲和开展文艺活动的好去处,还成了村民接受精神洗礼的阵地。
党建要注重文化阵地建设,更要注重活动的开展、党员先进性的激发。目前,洪河村共有党员208人,其中中青年党员75人。针对中青年党员大部分常年在外务工的特点,每年五一或端午节,村党总支都会组织在外的流动党员回乡召开座谈会、开展党建活动,号召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家住土台里村组的冯宇是洪河村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目前在长沙市从事个体经商。在村党总支党建活动的影响下,从2015年开始,冯宇出资硬化了村口的一条泥巴路、整修了组上的一口山塘,村民出行和农田灌溉更方便了。今年,冯宇回来参加座谈会后,又参加了捐资助学活动。
“要以党建为引领,鼓励中青年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自身优势,激活乡村建设源动力。”罗泽良介绍,洪河村党总支还计划开展“青春党建”“青年党员志愿者”“新型农民创业”等党建活动,激励中青年党员成为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除了别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建设,作为长沙县8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村之一,洪河村还积极推动以“诚信”为主题的乡村文化品牌建设。2017年,洪河村在梅数桥集镇建设“诚信街”,倡导诚信经营;开展“文明诚信公约”签名、诚信文化进校园、诚信文化书画展等活动,倡导“诚信”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和谐。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镇人大开展镇内扶贫调研工作
优化路径 主动作为 确保实现全年目标
独墅湖惊现“围湖造地”神秘建筑?市河长办:责令拆坝还湖
武汉街头红枫美景提前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召开
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文明乡村建设
市质监局开展“两学一做”第三专题学习
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让百姓共享文化繁荣
成都市百名厨师进乡村旅游聚集区“回炉”
【新兴】依托禅文化优势 创建反邪新模式
以群众为中心 让群众当主角
 
卫辉市狮豹头乡南岭村道路交通项目(二期)竞争性谈判公告
蚌埠市交通质监局对全市在建大中修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检查
合肥将复兴西部村镇老宅
169 个银企对接项目集中签约
省局党组成员、省纪委驻省局纪检组长姚赤平调研指导衡阳地税工作
陕西城镇人口增至2178.15万人
[青羊区]青羊区召开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重点示范社区评审总结大会
德州市人民检察院公布线索举报方式 鼓励市民参与扫黑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