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常婷
记者昨日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日前成功完成我市产科首例自体输血,这降低了大量输注异体血的并发症,节约用血,同时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据了解,8月29日,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五病房收治了一位妊娠37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针对此类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输尿管支架置入等一系列复杂的术前准备,然后再行剖宫产术,目的是为了预防大出血,保留子宫。但这位产妇经济比较困难,在医生分析了利弊之后,仍旧拒绝进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不剥离胎盘,切除子宫。产科、妇科、麻醉科、检验科等进行多次讨论,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术中适时启动自体输血,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同时节省一部分异体输血费用。
8月30日8点,手术开始后,产妇顺利娩出一健康婴儿,然而,由于胎盘大面积植入,术中出血汹涌,失血量瞬间达到了1700ml。在积极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的同时,麻醉师杨芳立即启动自体血回输机进行血液收集,共计收集700ml,将收集的血液进行过滤、分离、清洗,然后将洗涤后的250ml患者自体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整个自体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之后又异体输血600ml。
经过手术及时处理和适当的输血输液治疗,患者送入术后恢复室,复查血常规及凝血五项,均达到正常水平。
医生介绍,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有着诸多的优点。自体输血可以节省血液资源,弥补血源不足,可以避免同种免疫以及输血传播疾病,减少患者医疗经费开支,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随着国家“二孩生育政策”的实行,妊娠合并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病例显著增多,发生产后大出血风险增加。产科大出血的治疗除了加强宫缩、容量、药物止血和手术方式外,输血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甚至需要大量输血来挽救生命。因此,开展产科自体输血可以应对目前高发的产后大出血,提高产后大出血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产后大出血的死亡率。
贵州恒丰主场2:5不敌长春亚泰
清明节祭祀 公交专线直达纪念林
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
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 芜湖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
大风车吱悠悠地转 羊毛沟风车展将带你重返彩色童年
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产科自体输血
东港市环保局扎实开展年度环境统计工作
交警走进外卖公司送上“安全”大餐
选择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榆次的历史渊源与“和”文化发祥地
南通高店社区举办知识竞赛 学好相关知识 做好垃圾分类
平陆曹川循环经济工业园开工
金融支持提效益——“脱贫攻坚这一年”系列报道之三
临湘市:办证难题终破解,小区居民笑开颜
衡水市民建议:要严惩乱贴小广告行为
慈利县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启动
川在线:乐山实小开展科学技能培训
石家街地铁口附近一仓库起火 现场浓烟滚滚
这个保健品销售点很嚣张
杨晓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