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记者们赞深圳发展让人惊叹


  莲花山、深圳博物馆、深交所、腾讯、大亚湾核电站、盐田港……7月22-25日,“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40名记者在深圳展开深入采访。在此期间,“震撼”“惊艳”等词语成为来自两岸的记者们对深圳发展速度和成就最直接的感受。他们认为,深圳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缩影。而深圳的活力、包容、创新等城市特质,则成为两岸媒体人解读深圳发展的关键词。
青春活力让城市和创业者每天都在进步
“走在深圳的街道上,我看到的每个人都很‘年轻’,不仅仅是指年龄,而是每个人的状态都是活力满满的。”两岸媒体记者在深圳采访期间,充满活力是深圳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率先打破吃“大锅饭”分配制度、土地拍卖第一锤、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深圳博物馆,记者们看到,因为充满活力,所以深圳敢为天下先,敢闯敢拼。
在腾讯、平安、大亚湾核电站、盐田港等企业,记者们发现,因为充满活力,所以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优势,成为行业中的龙头。
记者们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活力的深圳,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1+6”政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目前,深圳市各类人才总量达510万,占常住人口比重的40.7%。对台商、台胞,深圳的吸引力同样巨大。从1982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入驻深圳到目前,深圳累计引进台资企业6138家。在深圳居住的台商、台湾技术管理人员及家属达5万多人。
活力的深圳让在深创业者十分“受用”。“虽然电子竞技这一块台湾起步比较早,但在深圳,这边的从业者充满活力、发展步调非常快。”TTP电竞学院营运长王善休说,在快节奏和竞争氛围强的环境下,也会让身处其中的创业者加速进步:“当你和深圳同步‘调频’成功后,你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快。”
台湾商人刘肖梅在深圳已经20年了。在大运软件小镇经营一家创业咖啡店,为台湾创客搭建与大陆合作的‘小平台’的她说,深圳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展进步,带动着在这里创业兴业的人也有一种特质:“大家不言‘胜券在握’,而是‘步步为营’,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前进。”
“来了,就是深圳人”让城市更有吸引力
在莲花山顶远眺深圳夜景,绚烂的灯光秀让两岸媒体记者不时发出赞叹。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出现在城市建筑物玻璃外墙上,则给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一印象一再加深。“来深圳前,我还担心和这里的人会有隔阂,但是来了后发现完全没有。深圳人很友善,对我们很好。”来自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吴妮蓁在深圳一家企业实习,她表示,出于对未来就业和发展的考量,她和周边的朋友们都愿意到大陆来发展,而深圳的包容温暖尤为吸引。
来自台湾的创业者也印证了吴妮蓁的说法。小绿草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赛格众创空间孵化的一家台企,公司营运长李复荣说,刚到深圳创业,人生地不熟,但是赛格众创空间给了他们最大的帮助,提供办公住宿场地费用等优惠,还有发展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赛格众创空间还帮助我们定下产品发展方向,并积极帮我们做推广。在第一次项目路演时,赛格召集电子城商户观摩,当天我们就获得了价值40万人民币的订单。”
李复荣向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发出邀请,因为深圳是创新创业的乐土。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海纳百川,而是让所有来的人都当深圳的主人。这种胸怀让人敬佩。”台湾《旺报》副总编辑宋秉忠说。
中新社记者夏守智则表示,从1979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冲破旧观念的一声春雷”,到当前深圳奉行的“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观念,体现了深圳从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效益和创新,特别是重视‘人’这个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的转变。“在深圳,人们或许来自四面八方,却有一个共同标签‘深圳人’。”夏守智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让深圳创造出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
台湾中时电子报记者喻华德对深圳并不陌生,两年前他曾经来过深圳。但他觉得每次来都会发现新的惊喜。他感叹永远想象不到深圳创新的速度。
这样的感叹不仅仅喻华德一人发出。
在大亚湾核电站,记者们了解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广核集团已经成长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与诸多核电巨头同台竞技。当得知1987年开工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最初是引进法国的核电技术,经过不断学习、追赶、创新,中广核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出口英国时,两岸媒体人也如喻华德一般连连惊叹。
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单一港区规模和效益位居世界前列的“亚洲最佳码头”盐田港……采访中,两岸媒体人深刻感受到深圳发展中的创新基因。
记者们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组数据: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3%,接近全球最高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占整个中国大陆的43.1%,连续14年居首位;新兴产业年增率15%,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50%。
两岸媒体人认为,创新成为深圳发展的动能,深圳才能创造出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创新成为城市的基因,腾讯、华为、大疆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才能在深圳发展壮大为行业领头羊。
与此同时,深圳创新基因在不断传承、壮大,也为深圳的创新不断积蓄新的力量。

未雨绸缪方能减灾保安全
烟台福山重拳出击对黑恶势力“零容忍”打响"福山战役"
认清形势 强化措施 严控污染
市铁山管理局开展节假日禁钓工作
青岛“双管齐下”治理杨柳飞絮 老化杨柳树将淘汰
“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记者们赞深圳发展让人惊叹
百姓享受文化大餐 文化惠民助力灌南乡村振兴
厦门歌舞剧院音乐话剧《雁叫长空》 全国巡演圆满落幕
市委考核组对市农委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2017年度工作开展综合考核
沭阳县召开领导干部大会
“客厅经济”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军村:奋进中的革命基点村
我市启动轻中度污染天气二级管控措施
著名画家于天忠国画精品展在曲阜孔府西花厅开展
改革开放40年 户籍窗口折射民生变化
云南省楚雄州调研狮子山高新区建设发展情况
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关于绍兴市高级中学金石传拓教室装修项目(重招)的公开招标公告
坚强爸爸不言弃 娄底爱尔送光明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充电”
1-2月广元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