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一个中医院——银川市中医院,设有针灸和内、外科,医师们打破了过去中医各搞一套的旧习惯,对疑难不决的病情共同会诊。住院部采取“中医疗法,西医护理”的方法,使患者缩短治疗期,减少痛苦。
西吉县医院中医门诊部。
2018年9月7日,银川市120指挥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工作。随着我区“卫生云”120急救网络一体化系统接入各120指挥中心和急救分站,全区正式实现120急救网络一体化目标。
2014年7月25日,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的骨科大夫陈凯正在和同事对一具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脚踝3d模型进行预手术。据了解,这是宁夏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骨科手术治疗中。
2011年6月5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主治医生正在给患者家属讲解x光片。
目前全区多家医院的新生儿科都设置了重症监护室,将一些刚呱呱坠地就危在旦夕的新生儿从死神手里抢过来。图为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正在护理一名刚被抢救过来的新生儿。
解放初期,宁夏医疗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严重匮乏,落后闭塞的农村尤甚。上世纪50年代初,宁夏唯一的一家省级医院仅有42名职工,价值不足500万元的设备是医院的全部家当。老百姓把看病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赤脚医生“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上,村子里为数不多的村医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宁夏医科大学校长孙涛回忆,当时他还是一名赤脚医生,用“阿托品”第一次从生死线上救回了一个喝农药自杀的女人后,村里传言“阿托品”能救命,一个村医竟照猫画虎,为摔伤的孩子也注射了“阿托品”进行治疗……
时光如梭,转眼步入新时代!
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地方群众的健康,决定着这个地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发展前途。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4272个,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了7.29人。1000名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为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便利。
衡量一个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我区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区前的35岁,提高到了2017年的74.9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了19.14/10万、6.72‰、8.77‰。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目前,我区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4个、国家卫生县城3个。吴忠市、石嘴山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盐池县成为首批全国12个健康促进县区之一。
“互联网+医疗”让宁夏的老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来自全国名医的诊疗。银川市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合作,将全国16万医生资源引入宁夏,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治疗疑难杂症。
迈向全面小康,贫困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疾病是挡住道路的顽石,贫困人口的卫生与健康状况,是建设健康宁夏最突出的短板。对此,我区推出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构筑起了广大群众健康保障的牢固大堤。
从“看上病”到“更舒心”——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指尖上的医院”送药品、送服务、送技术,预约挂号,“一站式”结算等“智慧医疗”举措让就医效率高上去、堵心生气少一些。高质、高效的多元办医格局让百姓“有得选、选得多”。从“看得起病”到“更便捷”——全国医保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在“加速跑”……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也是成长的前提;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推进健康宁夏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将为全区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三亚号”勇夺2017-201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巴拿马至纽约赛程亚军
寺河乡入选 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五河运管所严厉打击站外揽客行为
面对交警处罚直言“我错了”
朝天区三举措高效建设放心路
【六十载光影记忆·镜头里的宁夏变迁】医疗篇
株洲市行刑衔接查处一起菜市场销售苗家假药案
天津出台实施意见 智慧养老要火
永城市新桥镇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鹤壁两项建设科技成果获省表彰
轻信代办信用卡,男子被骗千元
彭健初:当好离退休干部的贴心人
王瑰曙赴君山区调研基层党建和人才等工作
丽水人坐高铁可直达厦门西安洛阳
新生录取季警惕助学诈骗
和林县召开全县中小微企业“政-银-企”专题对接会
洪江市检察院重阳节缅怀革命先烈粟裕
我市举行2018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总结会,举办超700项活动覆盖226万群众
社保话你知
长沙将于11月1日-5日举办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