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习义、应再正、叶晓园、毛正伟、丁丹萍、骆红英、牟永华、周海宏、徐云娥、叶仕华、许小华、叶静等12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黄岩江口化工废气乱排放整治力度的议案》(第15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7年7月4日,市环保局邀请市人大代表、椒江区人大代表到黄岩江口医化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黄岩江口废气排放问题”人大议案办理调研会,参会人员包括市环保局代表、市人大代表、椒江区人大代表、上洋村村民代表、三山村村民代表、黄岩区环保、发改、经信、规划、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代表14人。会上介绍了黄岩江口化工废气的整治和发展情况,并就加大对黄岩江口化工废气乱排放整治力度进行座谈,达成一致意见。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医化行业恶臭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我市医化产业转型工作,明确医化行业发展定位,全力推进主城区告别化工恶臭行动,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取得的成效
(一)“52条整治”促提升
开展“52条整治”,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恶臭得到初步控制。一是对照“52条标准”制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全市192家医化企业整治方向,以“退、转、升”为根本途径,通过不断推进关停淘汰和整合重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二是加大恶臭项目退出力度。截至2015年底,全市医化企业关停淘汰67家,累计退出重污染及较重污染项目214个,涉及恶臭物质89种。2015年,台州主城区总体恶臭发生率为1.9%,比2012年下降4.5个百分点。
(二)装备提升消恶臭
去年以来,加强以装备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整治,恶臭得到基本控制。一是限期达新标。浙江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大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市正在全市医化行业384个车间推行“装备提升,源头控污”,装备提升后可实现有机废气削减1.8万吨/年。二是加强过程控制。2016年,我市椒江区率先制定了《外沙岩头园区入驻企业技术装备实施标准》。该地区的九洲药业、新东港和前进化工引进先进的环保处理系统及封闭投料、废气收集系统,并对旧装备进行环保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成为全市医化企业装备提升改造的样板。三是提升废气治理水平。推进企业废气分质分类收集并进行预处理,末端采用热力焚烧等废气处理方法大量应用,目前共建成末端废气治理设施100多套。2016年,台州主城区总体恶臭发生率为1.4%,比2015年下降26.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医化行业恶臭整治工作以来,我市已基本告别化工恶臭,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大气环境污染局部区域比较严重。恶臭仍有发生,特别是黄岩江口区域比较明显,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并且无法及时扩散污染物,影响公共交通通道来往行人和周边村庄村民。附近村庄三山村和上洋村区域大气污染成份复杂成因多样,村民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与现状环境的污染存在矛盾。
(二)部分企业装备提升未到位,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个别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仅停留于排放口达标,现有装备水平离“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无组织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三、下一步举措
下一步,将按照你们代表提出的意见和措施,着力削减vocs总量,开展以下工作:
(一)源头上控制更严格促转型
控制医化企业家数,促进优化重组;从项目上控制,控制项目数量,避免频繁更换物料产生的瞬时排量增大,在项目选择上,尽量减少敏感物料的使用,推广低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和产品。对排放量大项目和工艺进行严格控制。
(二)过程上控制更先进促提升
优化生产工艺过程,尽可能提高设备的密闭性和自动化水平。采用先进回收技术,提升环保设施效能,采用先进适用的高效处理设施,提高污染物综合去除率,提高环保管理水平,使vocs相关特征因子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到2020年,通过深化废气减排措施,废气无组织基本实现零排放,黄岩江口医化区域等重点区块内医药、化工废气vocs污染物排放量再削减50%以上,排气总量再削减25%以上。
(三)监管上控制更严格促诚信
原有有奖举报、联动举报等措施继续推行,并通过增加奖赏额度等来加大力度。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经发现严惩不怠。对直接排放有毒有害废气、未有效处理废气或未达到废气提标改造要求的企业,要严格依法查处;对构成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园区vocs自动监测体系需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能力,在靠近椒江区一侧增设vocs自动监测点位,避免跨届污染和矛盾纠纷。
(四)信息公开更多样化促共治
积极听取群众的信息公开建议,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做好企业监督性监测和自行监测,采取将监测数据在大屏幕上显示,并将大屏幕设置在主干道等显眼位置等多种公开手段,让企业时时受到群众的监督,也让群众放心。
(五)科学规划促和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受到历史、经济、社会、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工业区与居住区布局不合理经常引起群众投诉,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化解难度较大。因此,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科学规划,防止居住区等敏感区域受到工业区的直接污染,比如在附近有工业园区的情况下,需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设置足够宽度的隔离带,居住区的布置还要综合考虑风向、风速、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衷心感谢你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考生站好最重要的一班岗
音乐喷泉何时开放?文化中心:6月起维修暂停喷放
茅镬村变身古树"王国" 茅镬古树群主题公园免费迎客
秀峰九岗岭社区夏至前夕向百岁老人“送清凉”
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家讲座走进南通科院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号建议答复的函
莱芜宝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盛大开业
非洲最年轻亿万富翁突遭绑架
胡国民陪同执法检查
从1条线路到109条线路芜湖公交车“驶”过65年
余姚一山区家庭上榜全国"五好家庭" 现正忙着帮瓜农卖瓜
广西智能审批和审管信息一体化系统荣登全国省级政府门户网站优秀创新案例榜首
文一街小学打造红领巾梦想“W”城
我市2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天
太和县关爱冬季流浪乞讨人员 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第六届联通乒乓球挑战赛举行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何时提高?怎样提?人社部权威解释来了
成都航空夏秋航季开通多条航线 最低票价180元起
凭借“一招鲜” 小医院赢得大市场
电动车“鸳鸯盗贼”落网记